患者,男性,62岁。近三个月常有胸部不适,发作时持续时间很长,可数小时不缓解。平时工作忙,运动少,但体力活动或运动中从无胸部不适症状。同时,有突然头痛、心悸、血压升高,-/-mmHg,先有面部潮红,接下来面部变的苍白。平时血压正常。患者血糖、血脂正常,不吸烟,很少喝酒。
医院,医生首先想到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这个诊断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无论影像学、血化验等系统检查,都找不到支持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依据。
患者担心胸部不适是否心脏出了问题,从患者的考虑也很可理解。医院,很快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所有血管都无狭窄。但出院诊断写不稳定性心绞痛,说不能除外小血管病变。
医院,医院都住院做了详细检查,但出院后病情依旧,症状毫无缓解。于是,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一位藏医,开了安神的藏药。胸部不适与发作高血压均有所减少,但仍有发作。又去找中医治疗,用了中药,症状也有减少和减轻,但仍有发作。
患者长期工作压力大,发病前工作更加紧张,睡眠不好,容易心烦,生活兴趣无明显减低。
患者的胸部症状是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吗?显然不是!无论大血管或小血管病变引起的心绞痛,都发生于运动中,中止运动,数分钟缓解。有人会说,血管痉挛呢?无论是器质性固定的血管严重狭窄,还是血管痉挛引起的心绞痛,都不可能持续数小时。区别是前者引起的心绞痛发生于运动进行中,后者发作于静息时,但持续时间都以分钟计算。心肌梗死的胸痛可持续时间长,但此患者先后住过医院,心肌损伤标志物不升高,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无任何心肌梗死的痕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肯定不是冠心病!
而用藏药和中成药对胸部不适与发作性高血压都有一定效果。
这位患者的慢性持续胸痛和发作性高血压单纯用生物医学观点都无解!这两种症状应是慢性焦虑与焦虑急性发作表现。系统抗焦虑治疗才真正解决了问题。
“双心医学”突破了单纯生物医学的局限,重视症状学问诊,了解患者的心情,工作生活经历与性格,正是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转变的突破口。
单纯生物医学模式是用影像和检验技术看病变,“双心医学”是理解被疾病折磨的一个完整的有躯体、有精神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医学必须回归人文。丢掉了人文,医学就丢失了灵魂;药片、支架、手术刀都成了冷兵器。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胡大一健康口诀
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胡大一慢病健康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
运动处方
营养处方
心理(睡眠)处方
戒烟限酒处方
胡大一健康三字经
管住嘴迈开腿
零吸烟多喝水
好心态莫贪杯
睡眠足别过累
乐助人心灵美
家和睦寿百岁
胡大一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