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修ldquo人体发动机的rdqu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毫厘之差,转瞬生死,心脏外科手术被视作外科手术中尖端中的尖端。医院心脏中心党支部组织委员、心外大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心脏大血管外科冠脉瓣膜专业组主任冯世军,正是心脏上的舞刀者,“人体发动机”修理工。

党员担当医者仁心

年6月,43岁患医院转到医院。李女士20多岁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奔波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就医,在天津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晚期肺动脉高压),已失去手术机会。听到这个消息后,李女士心医院,要求住院对症治疗。

李女士住院后,冯世军判断,李女士此前在外地的检查结果可能存在误差。经心脏超声医师闫卫细致检查,进一步验证了冯世军的判断,患者为法洛氏三联症: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还有机会手术。

经过术前强心、利尿等精心治疗,在麻醉科张国庆主任及体外循环、手术部团队的配合下,冯世军顺利为患者做了房间隔缺损修补+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手术。

精湛医术解难题

身为一名医者,冯世军二十载不断磨练手术技艺,刻苦专研,练就了过硬本领,许多患者奔他而来。

刚过45岁生日的王女士,一直反复高血压、头晕,检查发现是主动脉缩窄、胸主动脉动脉瘤,长期的主动脉缩窄、高血压致使主动脉缩窄处严重钙化,覆膜支架介入只能解除动脉瘤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主动脉狭窄,而且费用高、风险大。医院就诊,都不能得到一个完善的治疗方案,慕名找到冯世军。冯世军经过充分分析病情,给予王女士做了胸主动脉置换术,解决了其主动脉缩窄和胸主动脉动脉瘤两个问题。

遂平县72岁的马老先生因病情较重家属打算放弃,冯世军会诊后让患者重燃希望之火,随即进行手术,经心脏重症监护室等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患者转危为安。

先锋引领技术创新

“让每一颗出现问题的心脏,都恢复更加有力的跳动,让每一名心脏病患者,都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冯世军的初心很纯粹。

年11医院进修回来的冯世军接到神经内三科的会诊,一名泌阳县患者近年来多次出现脑梗塞,房间隔缺损,心源性交叉性栓塞,住院多次,左侧肢体瘫痪,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有效预防脑梗塞发生,要求会诊寻求外科治疗。

冯世军会诊后决定为患者做外科介入治疗,20多分钟的手术解除了患者的多年顽疾,出院后能自如行走、参加日常劳动,4年来再没有罹患脑梗塞。

白衣执甲抗新冠

年春节期间,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骤然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刚下手术的冯世军马上向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到抗疫一线战斗。医院病房人手紧张,医院党委未批准他的请求。此后,医院党委递交志愿书,终于年2月16日,作为抗疫一线第二梯队补充队员进入到隔离病房工作。他穿上厚厚的隔离衣到病房查房、制定治疗方案、组织中医科等相关科室会诊、每天给隔离患者采取新冠标本......夜间,冯世军还在积极收集患者病情变化数据资料,医院疫情办汇报情况。连续数日,他一直坚守岗位,从未停歇。

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年抗击甲流的‘老将’,到抗击新冠肺炎一线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痴心为患者医德暖人心

心脏手术后,患者风险大、病情变化快,生死瞬间变化,必须严密监测观察。每当这个时候,冯世军就会立在患者的床边盯着监护仪,根据监护仪的变化调整微量泵,有时十天半月不回家,等待患者顺利康复后才离开。

冯世军常说:"替别人解决困难,自己也是开心的,这样的快乐是可以冲刷掉一切的苦与累。"每当电话响起,每当接到紧急会诊,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回家的途中,他总会及时到达,竭尽全力护佑生命。

冯世军手中的手术刀不会停止,而他对人民群众的负责、对患者的担当也不会停止。这正是一个党员、一名医者至高无上的追求,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时代担当。(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高琳琳通讯员吴靖刘洋)

监制米云鹏/主编吴靖/编辑刘洋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j/10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