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主动脉瘤一期杂交手术治疗1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因“腰背疼5个月,发现胸腹主动脉瘤5月”入院。入院后经降压处理,未诉胸痛、腹痛等症状。查体:腹部柔软平坦,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脐周可扪及搏动性包块,边界清楚,最大直径约6cm。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均可扪及。血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示:主动脉瘤,自胸降主动脉至腹主动脉,向下累及至腹腔干发出以上层面,最大管径约6.0cm。

▼术前CTA显示胸腹主动脉瘤累及内脏动脉

治疗方法的选择

患者胸腹主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平面广,且腹主动脉全部内脏分支受累,包括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腹腔干。

若单纯应用腔内治疗,会覆盖内脏动脉引起内脏严重缺血坏死,且目前国内暂无分支支架,定制支架的费用过高,而且等待的时间过长,患者存在动脉瘤随时破裂的风险。

若采用经胸腹联合切口行胸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内脏动脉重建术,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手术风险大,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和截瘫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术前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尚可,最后决定采用一期杂交手术。

治疗方法

采用杂交技术,内脏动脉搭桥和支架植入一期完成。手术方式:“腹主动脉—双肾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经右侧股动脉覆膜支架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术”。

(1)术中造影:肾动脉以上腹主动脉瘤样扩张,累及双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干,并延伸入胸主动脉,最大直径约6.5cm,胸腹主动脉瘤起始于左锁骨下动脉以下,同时向腹主动脉扩张于肾动脉平面以上,瘤体长约31cm。

(2)术中探查: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正常,无钙化斑及粥样斑块,直径约2cm。分别显露双肾动脉(右肾动脉直径约4.5mm,左肾动脉直径约4mm)无狭窄,肠系膜上动脉直径约6mm,腹腔干直径约4mm。

(3)体外人工血管吻合:选择InterGard涤纶DACRON两分叉人工血管(18cm×9cm,长50cm),将两分叉人工血管肢体平均离断,分别将离断的肢体人工血管于人工血管主体行端侧吻合,构建成四分叉型人工血管。

(4)重建内脏动脉:分别将四分叉型人工血管主体与肾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各分支血管于双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干分叉处行端侧吻合;分别阻断腹主动脉20min,左肾动脉23min,右肾动脉25min,肠系膜上动脉20min,腹腔干15min,开放血流术中超声探查各重建内脏血管血流信号良好,分别结扎上述内脏动脉根部。

(5)腔内治疗:经右侧股动脉,用MedtronicTFCX支架于左锁骨下动脉下方成功释放(第1支架),用MedtronicENEWC80EE支架于第三腰椎中成功释放于肾下腹主动脉(第2支架),选择MedtronicENEWC80EE与主体连接(第3支架),选择MedtronicENEWC80EE与远端肾下腹主动脉支架成功连接(第4支架),选MedtronicTFCX成功与第3、第4支架连接。

造影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成功,无内漏,搭桥内脏血管、双侧髂外动脉显影良好。术后:复查CTA胸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成功,见内脏动脉搭桥人工血管血流通畅、双侧髂外动脉显影良好,无内漏。术后患者恢复顺利,9天后出院。

▼杂交术后胸腹主动脉瘤CTA

随访

术后3年随访显示内脏动脉搭桥人工血管血流通畅,胸腹主动脉瘤瘤体充满内血栓,未见内瘘。

小结

目前传统开放手术、杂交手术,开窗和分支支架技术对于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均是一种选择,各种手术方式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患者病变的具体情况以及经济情况等而决定,为每一例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降低胸腹主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来源:

赵纪春,马玉奎,黄斌,等.胸腹主动脉瘤一期杂交手术治疗1例报告.《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年,第1卷第1期:71-74.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7.27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

.







































曝光海口16家企业环境违法
海口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带队赴乐东学习交流矿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j/20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