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于10月5日晚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
对于张锐的死亡详情,春雨医生及其家人尚未透露更多信息。但据圈内人士透露,张锐生前也向很多互联网创业人一样,特别拼,而且经常焦虑。
很多人平时对此都不以为然,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职场人因加班或应酬等因素熬夜早已是家常便饭。但有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果,最后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结果真的值得你那么拼吗?
1:人为什么会猝死?
首先,从医学角度看人为什么会猝死。
猝死的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与之相比。猝死的发生是始料不及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预知的,这就是猝死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因心脏疾病而猝死占75%,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而非心源性(即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约占25%。
为了便于理解,我把它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身体自身的机能提前老化,对进入身体和身体自身产生的代谢废物及毒素的分解消除能力减弱,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血脂、血糖、尿酸增高,脂肪过多在内脏、血液、皮下堆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即存在于动脉血管壁上的脂肪团)。
这些斑块一旦破裂,就会立即在相应的血管内激发凝血功能,几乎在瞬间形成血栓,如果在心脏血管的某分支堵塞,导致心脏突发缺血,就会发生猝死。因此,保持身体的年轻状态,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是预防的根本。
外因就是指身体之外、附加在身体上的各种因素,导致身体状况恶化。这在职场中太常见了:外表的光鲜亮丽掩盖不住因加班熬夜带来的倦容、老板上司和项目进度的压力、同行同事之间的明争暗斗、上下班挤电梯挤地铁大堵车交通、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不得不应酬的觥筹交错、缺乏锻炼、养家糊口以及为了面子的各种消费等等……
这一切都在透支你的身体,让你体内已经紊乱的激素分泌和代谢系统更加不堪重负,加剧了发生悲剧的可能性。也即是说,休息不足、营养素不足且极度不均衡、精神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自我修复和改善。
其实,最根本的是你的心脏机能已经处于不良状态,但是你却根本不知道。再加上上述种种职场人的压力,发生猝死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凌晨2点,一名女子还在电脑屏幕前忙碌着(年5月18日摄)。
2:总不能辞职不干吧?
有人说,我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总不能辞职不干吧?
其实,这真的是个好主意。不过,为了养家糊口,你不得不坚持做这份工作的话,尝试着做以下调整,不仅对于预防猝死有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把你透支的健康补回来,为自己和家人健康地活着。
1、医院请一名有责任心的医生做全面体检(特别是要排查是否有隐藏的心血管疾患)。
2、科学饮食均衡营养: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而且配比适宜,既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可避免因膳食构成的营养素比例失调(甚至某种营养素缺乏或过剩所引起的营养失调)。
每日三餐最好都有:a、蔬菜和水果(种类多点好,主要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抗氧化剂等,每餐的数量至少要相当于自己的一个拳头大小);b、蛋白质类食物:主要补充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包含肉类蛋白(如海鲜,鸡鸭鱼肉类,每餐的数量相当于自己一个手掌去掉手指部分的大小)和非肉类蛋白(蛋奶豆制品等,每餐的数量相当于自己一个拳头大小);c、五谷杂粮淀粉类食物(各类米面制品、薯类、玉米等等,主要补充淀粉(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等,每餐的数量相当于自己一个拳头大小即可)。
不过,据美国相关研究机构对一万多人的随机调查,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通过饮食达到真正的均衡营养的。
3、坚持科学合理运动:根据体检的结果,结合身体状况和时间进行循序渐进的运动锻炼(可以是自己练,也可以去健身房请私教,看你自己的爱好和土豪程度)。但是,不管在哪里锻炼,所谓的有氧运动(例如跑步、游泳、蹬自行车等)和无氧运动(主要是指力量锻炼)是一定要紧密结合、缺一不可的,并且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会使你的锻炼有真正改善身体机能的作用。
4、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尽量不要熬夜,偶尔的一两次你可能感觉不到危害,长期熬夜就是在透支你的健康。充足有质量的睡眠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机能的必要手段,透支而不主动积极补充,就像手机电池一直在消耗却不及时充电一样,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至于大量饮酒(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习惯性的)对身体的伤害,即便我不说,大多数人不会不明白的吧!
5、情绪管理:尽管在职场上风风火火的工作环境下,控制情绪是一件很难的事儿,然而切记别让自己大喜大悲。这对于保证你能健康平安活着、维护和谐家庭和社会都有意义。
6、补充安全有效的保健品:如果你要是承认人体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个基本常识,就应该明白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机能不会好到哪里去。从理论上讲,人体内的一切损伤都能通过自身的修复而治愈,修复的基础原料就是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等营养素。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现在的食物已经不能给身体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了。因此,不是要不要吃保健品的问题,而是为了健康不得不服用保健品。每个人的营养缺乏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缺乏的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7、对已经发现的疾病适当地药物干预:但是,药物只是针对症状,它们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素。医药干预对于人类健康的贡献占比不过10%左右,剩下的就是靠上述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3:发现有人疑似猝死,咋整?
如果发现有人发生疑似猝死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首先,识别心脏骤停并呼叫急救。第二,迅速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具体步骤不多赘述,原则是检查呼吸、心跳、并畅通呼吸道,之后以胸外按压为主(如果是突发心脏骤停)做心肺复苏。
按压位置在胸骨正中偏左(大多数人的心脏是在左边胸腔内),每分钟~次,深度5~6厘米。关键是持续按压,直到专业救护人员赶来。第三,尽早实施电除颤。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急救方式就是电除颤,早做一分钟,患者存活的希望就会增加10%。
真相:从疲惫到过劳死只差5步
工作过量导致的自律神经失调,忧愁烦恼造成的紧张,喜欢甜食、运动不足导致的提不起劲儿等。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小事”和可怕的过劳死之间,只有五步距离!这五步中,疲劳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最终演变成慢性病,甚至猝死。因此,我们要及时将疲劳消灭在“萌芽”阶段。
第一步:打不起精神
这个阶段的人常觉得不如以往那么精神百倍。此时人体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氧气浓度与血糖值下降。于是身体发出警戒,告诉你“我已经疲劳了”。
要消除这种疲劳非常简单,每天深呼吸5次即可,能提高肺活量,增加脑供氧量,解除疲劳。
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渐呼出气体。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每次3~5分钟。此外,还可以摄取少量甜食,迅速补充体能。
第二步:昏昏沉沉
这个阶段的人不但身上没劲儿,而且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甚至还会莫名沮丧。此时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与血糖值持续下降,导致肌肉或内脏组织陷入氧气与营养不足的困境。
除了深呼吸外,每天还需做一些轻度体操,如打太极拳,让僵硬的部位获得伸展,恢复正常血流。
还可以做广播操中的扩胸运动,坚持10~20分钟才有效果。此外,下班后最好泡个热水澡,坚持晨练,以恢复活力。
第三步:浑身酸痛
这时的人会感觉体力透支,早上不愿起床,肩膀、背部、腰部等总是酸痛疲倦,皮肤暗沉,暴瘦或肥胖,焦躁易怒,有人还会拉肚子,体温低,睡觉磨牙。
此时是抵御疾病上身的最后屏障,要注意保暖,每天睡够8小时,睡前不要剧烈运动,以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休假一周。依赖咖啡、浓茶、药物的人要改掉这些习惯,以免身体陷入恶性循环。
第四步:开始得病
除了身上疼痛外,还会有青春痘、口腔溃疡、牙周病、胃炎、便秘与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还会轻度忧郁。
这个医院体检,解决已有的健康问题,并捕捉尚未“萌发”的疾病。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睡眠、运动,至少坚持1周以上,让身体恢复原有的步调。
出现忧郁情绪切不可滥用药物,可通过找朋友聊天,参加团体活动等方式调节,不能自我调节的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第五步:癌症潜伏
如果不重视疲劳的前四个阶段,任由其发展,颈椎病、胃病、冠心病等都可能找上门,甚至癌症也会悄悄侵袭你。一旦踏入这个阶段,轻者需要几个月,重者需要几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
休息与运动是消除疲劳的关键。休息时要采取与工作时相反的姿势,例如工作时多半站着的人,休息时就要坐或卧;老是伏案工作的人,休息时一定要站起来,手臂举高,借此松弛肩膀肌肉。
此外,除了要坚持日常运动,还要有针对性地运动,哪儿觉得僵硬、发凉,就着重锻炼哪儿。
提示:别忽略了你的“健商”
“职场人除了讲智商(IQ)、情商(EQ),也该讲讲‘健商’(HQ)了。实际上,透支健康就是浓缩生命,到头来一算总账很可能是赤字。”人就像一根10厘米长的皮筋,把它抻到20厘米,即使一万次也不会断;但抻到40厘米,一次就断掉了。
“过劳死”的前五位直接死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医学研究表明,它们都与压力有关。
当你心急火燎,赶去参加一个会议时,当你手忙脚乱,在最后一刻忙完工作总结时,身体警报系统会一次次亮起红灯——肾上腺会分泌压力激素,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如果这种紧张状态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容易诱发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一系列病变。
拼命工作在带给你金钱、地位和成就感的同时,也消耗着你的健康,吞噬着你的生活。我们期望高薪通常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可等到我们收获了一串冷冰冰的数字以后,却发觉丢失的东西永远也无法找回。
等你赚完钱想起补偿的时候,却发现父母已经老了,孩子已经长大了,自己也落得一身病痛。这样的结果是否早已远离了我们最初的梦想呢?
8招帮你赢回健康
有一句话说的好:“输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我们为什么不能偶尔停下匆匆的生活脚步,让自己放松一下?以下8招,帮你轻松释放自我,远离疲劳。
1、及时察觉压力信号
当压力过大时,身体最脆弱的部位会有一些特定的信号,比如偏头痛、胃痛、心悸、背痛等。在行为上,喜欢离群索居;无故爽约、迟到或缺席;不想遵从工作规范等。
2、经常反省自己
每天腾出固定时间问自己一些问题,如生活步调是否太快?今天是不是太“虐待”自己了?一旦发现问题,要尽快调整。
3、两粒特效降“压”药
散步是最有利于降压的方式,步子快一点效果更佳(每分钟—步)。
另一种“特效药”是听古典音乐。实验证明,只需听1个小时,焦虑情绪会少一半。
4、把握“8小时以外”生活
千万不要把工作和生活搅在一起,定期旅游、多看娱乐方面的电视节目和书籍、常参加群体活动都容易使人放松。
5、和大自然接近
每隔一段时间要与大自然亲近,多去草原、海边以及淳朴的乡下等地方。
如果在室内,烦恼时不妨尝试给植物浇点水。研究表明,置身植物世界10秒钟,就可产生巨大的心理放松。
6、疲劳时补点钾
当你经常熬夜、身心疲惫时,身体内的葡萄糖就会大量移入细胞,很容易造成体内低钾现象,增加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突发几率。
其实,补充钾元素一点都不难,在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及菠菜、紫菜、黄鱼、鸡肉、牛奶中都可以找到它。
7、挤时间锻炼
即便你无法做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锻炼强度,你也可以每月少开一天车、走楼梯不坐电梯、将电话放在尽可能远的地方、空闲时打个盹儿、伸伸懒腰,甚至哼段小曲儿,都比完全坐着不动的好。
8、提前10分钟
上班或赴约时,一定要提前10分钟出发,路上一旦堵车,就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压力。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走一生看不完身边的风景。请你松开踩紧的油门,给自己放个假,别急着冲向终点。■
⊙注:本文转载于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呼和浩特治好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