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29岁壮小伙突然在公交站旁倒地身亡

悲剧8月12日上午10时许,在青岛市海尔路青大附院公交站牌旁发生一起悲剧,一位29岁的男子突然倒地不醒,虽然经过急救人员的全力抢救,男子最终还是不幸身亡。

“有个年轻人猝死了,当时很多热心市民在帮他,太可惜了。”12日上午11时许,市民张先生向媒体反映了此事。记者随后赶到海尔路青大附院门口的事发现场,多位市民向记者证实了此事。随后记者来到青大附院抢救室,发现男子仍在接受抢救,不过心电图已经成了一条直线,机器发出“吱吱”的警告声。

一位急救人员介绍,事发前男子身体不适,在同事的陪同下,本想到青大附院就医,医院就发生意外。事发后医院急诊的医生纷纷到场救援,附近一家养老公寓的工作人员路过现场,给男子做心脏按压,不过遗憾的是没能挽回男子的生命。对于过多细节,男子公司的工作人员不愿透露。目前男子死因仍在调查中。

夏季猝死频发,患者常在发生猝死的1小时内死亡

夏季气温明显升高,促使人体的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在高温的环境下,血管扩张、心跳加快,使循环发生改变,就容易引起冠心病的猝死。因此每到夏季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猝死的新闻。夏季是猝死发生的高发期,高温天气、室内室外冷热交替引发的温差等等因素皆可引发猝死。患者常在发生猝死的1小时内死亡。那么如何在夏季保持健康预防猝死呢?

1为什么夏季多发猝死?

众所周知,气温的波动对心血管有着很大的影响,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出汗增多,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从而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导致猝死。

2这几类人群容易发生猝死

在中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在这些发病人群中,不少人事发前都看似身体健康。发生这类事件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群:

1伪“健康”者

实则已患有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脑血管瘤等,此前未发作或常规检查未检查出来,如加上外界刺激,可能诱发猝死;

2亚健康人群

若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比如冠脉不稳定斑块,在天气、情绪等应激因素下可引起斑块破裂,引起血管堵塞,导致急性心梗发生;另外,部分亚健康一族在应激状态下,冠脉血管易痉挛,也可诱发心源性猝死。

3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患者

如Brugada综合征、马凡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患者,该类患者由于心肌细胞的基因缺陷,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3没有“心病”也得防

近年来心脑血管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年轻人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良等因素有关:喝酒、抽烟、熬夜、缺乏锻炼等是医学界公认的损伤心脏和脑血管的生活方式;精神高度紧张、焦虑、过度劳累,会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生心梗或脑梗。

4你可能也带有“猝死基因”

猝死基因指导致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的潜在因素,研究发现10种常见基因变体可以通过干扰心律加重人猝死几率,它的特征性表现就是突发的心脏呼吸骤停。

一般而言,遗传性心律失常具有家族性聚集的倾向,导致猝死的基因也具有遗传性,表象上男性更为明显,特征性表现就是突然的心跳呼吸骤停特征性表现就是突然的心跳呼吸骤停。

5夏季猝死六大危险因素要警惕1

高温:

温度高了皮下血管扩张,血留到皮肤的血液比平时多3-5倍,增多的时候心脏做功就增加了,从静脉回流到心脏多了,负担也就加重。这是第一个因素,心脏负担加重。不是因为冬天血管收缩,而是夏天出现危险因素。

2

情绪:

如果温度很高,夏天为什么人会烦躁不安,烦躁不安引起心跳加快,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之后,冠状动脉收缩,心脏做功就增加。

3

多汗:

夏天靠出汗调节体温,出汗多了水分排出多,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如果本身血粘度比较高的,就产生整个血液循环有问题,血管里面的斑块容易脱落堵塞,造成血栓的形成。

4

神经紊乱:

温度高,容易急躁不安,心不够平和,植物神经就出现紊乱。如果有人不平和的时候,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5

睡眠不够:

夏天日间比较长,睡眠时间没有冬天时间长,睡眠不足对身体有变化,与心跳加速,烦躁不安有关系。

6

缺氧:

夏天尤其在南方广东,湿度高,天气闷热,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缺氧。

如何预防猝死发生?

加班熬夜,现代人最多的感觉就是“累”!弯腰驼背,皮肤粗糙,掉发严重……这都是身体提醒你:要休息了!

从现在开始,爱惜自己!

来源:半岛客户端









































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j/45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