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药物是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主要发挥快速改善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况的作用。
临床上根据其主要作用受体不同,可分为三大类: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激动剂以及α、β受体激动剂。
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NA)主要作用于α受体,以α1受体为主,对心脏β1受体的作用明显较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临床上主要利用它的升压作用。
使用方法按(体重×0.3)mg加0.9%生理盐水(NS)至50ml,静脉泵入,1ml/h相当于0.1μg/(kg·min)。
如体重60kg的患者,用量为0.5μg/(kg·min),18mg+NS41ml静脉泵入,5ml/h,常用剂量为0.1~2.0μg/(kg·min)。
注意事项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慎用,心源性哮喘禁用;需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并注意随时调整剂量。
间羟胺主要作用于α受体,对β1和β2受体作用较弱。升压效果比NA弱,但作用较持久,可增加脑和冠状血流量,用于各种休克早期或低血压状态以维持血压。
使用方法肌内或皮下注射:2~10mg/次(以间羟胺计),根据情况可每0.5~2小时重复用药;静脉注射:初量0.5~5mg,继而静滴,用于重症休克;静脉滴注:将间羟胺15~mg加入5%葡萄糖液或NSml中滴注,调节滴速以维持合适的血压。
注意事项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糖尿病患者慎用;需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并注意随时调整剂量,血压过高者可用5~10mg酚妥拉明静脉注射。
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非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β1和β2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作用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加速传导,心排血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作用β2受体松弛支气管、肠道平滑肌,冠脉也不同程度舒张,血管总外周阻力降低。
使用方法0.5~1mg+5%葡萄糖(GS)~ml静滴,根据心率调整剂量。或者3mg+NS44ml静脉泵入1ml/h(1μg/min),根据心率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避免与肾上腺素同用,以免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嗜咯细胞瘤、心肌炎等患者禁用。
多巴酚丁胺多巴酚丁胺为选择性心脏β1受体激动剂,对β2受体和α受体作用较弱。
增强心肌收缩力较加快心率明显是其优点,并能加快房室传导。治疗剂量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而对心率影响不大,耗氧量增加亦不多。
使用方法按(体重×3)mg加NS至50ml,静脉泵入,1ml/h相当于1μg/(kg·min),常用剂量为2.5~10μg/(kg·min)。
注意事项因为多巴酚丁胺同时具有正性肌力和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因此常不会导致动脉压发生明显变化。如出现收缩压增高10~20mmHg以上,或心率加快10~15次/分钟以上,应认为过量,宜减量或暂停给药。
α、β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皮肤黏膜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
使用方法用途不同,使用方法及剂量有差异。常用泵注配制方法:按(体重×0.3)mg加NS至50ml静脉泵入,1ml/h相当于0.1μg/(kg·min)。
注意事项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甲亢、洋地黄中毒、外伤及出血性休克等慎用,心脏性哮喘忌用。
多巴胺小剂量多巴胺[0.5~2μg/(kg·min)]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肠系膜血管,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管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
中剂量多巴胺[2~10μg/(kg·min)]主要兴奋β1受体,发挥正性肌力作用,使心排血量增多,主要升高收缩压。
大剂量多巴胺[>10μg/(kg·min)]时激动α受体,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及尿量减少,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增加,使得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增加。
使用方法按(体重×3)mg加NS至50ml,静脉泵入,1ml/h相当于1μg/(kg·min)。
注意事项静脉滴注,应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和一般状况变化;对有周围血管病史者应用本品时,需密切观察肢体色泽、温度变化,以防肢体严重缺血坏死。
来源:心希望快讯
END推荐阅读?7种特殊类型心肌梗死,极易漏诊、误诊!?猛然站起来头晕眼发黑,是贫血还是低血压??分分钟致命的急性肺栓塞,5大类抗凝药怎么选?怎么用?怎么才能不错过小循的推送?戳顶部蓝字“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