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神介第35期病例分享HuntH

病例10秒速览

术者简介

孙成建

医院

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放射学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门诊:青大附院市南院区(江苏路16号)周四上午介入医学科专家门诊/脑血管病专病门诊

简要病史一般信息:78岁女性,突发意识障碍1天入院。现病史:患者1天前突发呼之不应,医院行头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于我院急诊就诊,脑CTA提示:前交通动脉瘤可能。既往史:白内障病史。查体: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刺痛无法睁眼,刺痛肢体可定位,无法发声;GCS评分7分;Fisher分级4级;Hunt-Hess4级。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术前检查图1:术前CT: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系统积血,前纵裂可见小血肿。图2:脑CTA:前交通动脉区可见结节状突起,前交通动脉瘤可能。手术过程图3:左侧颈内动脉造影可见前交通动脉瘤,大小约1.5mm,形态不规则,考虑为此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图4:SL-10微导管S弯塑形后,超选至动脉瘤内,依次填塞1.5mm×2cm、1mm×1cm弹簧圈各一枚。图5:填塞后造影显示动脉瘤瘤颈残留,RaymondII级栓塞,各分支血管显影好。术后治疗图6:术后第1天头颅CT,动脉瘤栓塞术后表现,无新发出血。予以腰大池置管释放血性脑脊液、补液、预防血管痉挛等对症处理。患者术后出现高热,考虑中枢性高热,予以对症降温处理。图7:术后第5天头颅CT,出血较前减少。患者神志清楚,仍持续性发热,继续对症处理。图8:术后第8天头颅CT,出血基本吸收,发热逐渐缓解。患者神志清楚,肢体活动好,mRS3分。专家点评

徐锐

医院

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副主委

亚太血管联盟出血性疾病防治专委会常委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副主委

专家门诊:青大附院市南院区(江苏路16号)周三上午介入医学科专家门诊/脑血管病专病门诊

专家点评

该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脑血管造影明确前交通动脉瘤诊断,给予单纯弹簧圈栓塞后,动脉瘤栓塞致密且左侧颈内动脉分支显影良好。该患者术后反复发热,考虑以下几点原因:1、前交通动脉穿支血管供应下丘脑区,损伤后可使下丘脑体温调节障碍;2、颅内血管痉挛引起的急性或迟发性脑缺血,亚铁血红素降解产物的刺激;3、药物热、吸收热;4、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热可以增加血管痉挛发生的风险,加重脑水肿和升高颅内压,促进神经元凋亡,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意识水平下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发热可以诱导谷氨酸盐的过度释放,升高脑代谢率,产生活性氧和一氧化氮,这些都是造成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发热是增加动脉瘤破裂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有效的体温控制可以改善SAH患者的神经功能并加速康复。控制发热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该患者给予抗感染联合冰袋物理治疗后体温逐渐好转。同时给予尼莫地平改善血管痉挛、羟乙基淀粉改善脑灌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

1.LaiPMR,SeeAP,SilvaMA,etal.NoninfectiousFeverin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sociationwithCerebralVasospasmandClinic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y/10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