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识颅内动脉瘤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吗

一.颅内动脉瘤术后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颅内动脉瘤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血管异常突起引起的。一般来说,如果动脉瘤没有破裂,或者破裂后出血量不大,手术治疗及时的话,很多时候都能得到很好的恢复。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手术完成,恢复出院之后,患医院去进行复查。对于部分未经手术治疗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需要定期复查,以观察其变化情况,并随时做出处理,这个大家很好理解。但是,对于已经手术治疗过的动脉瘤,为什么还要定期复查呢?

通过外科手术(无论是开颅手术还是介入手术)能够使大部分动脉瘤的出血风险得以有效控制,但是仍有早期和远期的再出血风险。其中远期的再出血往往与动脉瘤的复发有关。这是因为动脉瘤的形成、增大以及破裂的潜在因素并没有通过外科手术去除掉。

有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因夹闭不全而有残留或动脉瘤复发者约占4%~7%,经过平均4.4年随访有四分之一的动脉瘤会出现增大。而即使夹闭完全没有残留,仍有1.5%的动脉瘤出现复发。目前可脱落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已经成为一些神经介入中心的首选治疗方案,弹簧圈栓塞防止动脉瘤短期再出血的疗效已被公认,但它的中长期治疗效果仍不明确,动脉瘤不完全栓塞以及弹簧圈受搏动性血流冲击导致已闭塞的动脉瘤再通、复发,甚至再出血仍然是困扰动脉瘤栓塞中远期疗效的最大难题,为明确动脉瘤栓塞后的再发和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需要栓塞后常规进行影像学的随访。随着介入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内专用的血管内支架的应用于临床,动脉瘤的复发率已经显著降低,目前大约80%~95%的动脉瘤经一次治疗可以达到完全闭塞。尤其是近年被越来越多被使用于临床的密网孔支架(学术上被称为血流导向装置),能够进一步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但即使如此,由于每个动脉瘤都有其特殊性,需要在术后进行复查后方能确认动脉瘤是否得到了完全的闭塞。而另一方面放置支架的血管是否有发生狭窄等新问题也是需要复查时观察的重点。

二.颅内动脉瘤的复查时机

下面这个问题:颅内动脉瘤手术之后多久需要复查一次呢?具体说来,颅内动脉瘤复查时间主要和患者的恢复情况有关。通常情况下,当患者结束手术出院后,如果没有明显不适,建议在出院后一个月内进行第一次复查,这个时候医生主要是对患者否存在皮下积液以及是否存在脑积水等问题进行判断,此外,医生还会进一步对患者具体恢复情况进行了解。如果患者恢复情况还可以,医生一般建议在术后三到六个月时进行再次的复查,这个时候医生需要对动脉瘤栓塞或者夹闭的情况进行影像学的复查,以了解是否存在动脉瘤的夹闭不全、复发等情况发生,并及时做出针对性的措施。如果一切正常,那么后面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延长复查时间。

三.颅内动脉瘤的复查方法

  通常情况下,颅内动脉瘤患者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复查随访:常规查体和检查;头部CT检查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1.常规检查:如果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经过了一些专业性的检查,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情况,那么到了后期,医院去进行血压、血脂以及血糖等常规的检查就可以了。

2.头部CT检查:由于大多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脑组织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因此适当地服用一些促进恢复的药物。与此同时,医生还要通过头部CT或者头部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如是否存在脑积水,脑缺血等情况。部分患者还可以通过CT血管造影(CTA)来了解动脉瘤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但尚无法代替全脑血管造影(DSA)。

3.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一般来说,颅内动脉瘤手术之后的检查主要是为了对患者是否出现复发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支架内血栓、狭窄等进行判断,因此要想充分地掌握这方面的信息,一般建议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不过由于这种检查比较复杂,且为有创检查,因此部分患者接受程度不高。但是相比颅内动脉瘤复发破裂的风险,DSA检查的风险明显要低很多,在成熟的神经外科中心,全脑血管造影的风险已经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全脑血管造影有助于医生充分了解支架、弹簧圈或动脉瘤夹以及动脉瘤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信息,从而有助于医生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

以上就是关于颅内动脉瘤复查的一些情况介绍。由于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会对颅内动脉血管壁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即使患者顺利完成了手术,医院去进行复查。具体来看,不同患者的具体复查次数以及复查方法会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建议患者在恢复期间,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

颅内动脉瘤科普知识一.病因:?尚不明确?先天缺陷学说:平滑肌层缺乏?后天性退变学说:动脉内弹力板破坏?遗传?炎性反应、感染?外伤二.分类:按位置:1.颈内动脉系统,约占90%,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椎基底动脉系统,约占10%,包括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瘤,基底动脉瘤,大脑后动脉瘤;按大小按形态:?囊状?夹层?梭形?不规则

三.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

?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的原因。

?表现起病急,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出血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可形成颅内血肿,产生偏瘫以及导致脑积水,引起急性颅内高压及脑疝,严重时死亡

局灶症状:

?取决于动脉瘤部位、毗邻结构及动脉瘤大小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

?视力视野改变

颅内动脉瘤Hunt-Hess分级

评分

病情0动脉瘤未破裂1无症状,或轻度头痛,轻度颈项强直1a无急性脑膜/脑反应,但有固定的神经功能缺失2

中至重度头痛,颈项强直,或脑神经麻痹(如Ⅲ,Ⅳ)

3嗜睡或意识模糊,轻度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4昏迷,中等至重度偏瘫5深昏迷,去脑强直,濒死状态

*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血管造影发现严重血管痉挛者,加1分

四.诊断

?CT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阳性率极高,可根据出血部位初步判断动脉瘤位置

?不推荐SAH急性期的腰椎穿刺(若CT阴性,且高度怀疑SAH者可慎重检查)

?CT还可帮助发现脑积水

?普通CT或MRI多难以发现直径较小的动脉瘤

?CTA及MRA为无创检查

?CTA可用于某些无法耐受DSA的SAH患者,有助于快速发现病因,并指导后续治疗,为诊断SAH病因的重要手段

?MRA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筛选

?DSA为金标准,对明确动脉瘤位置、数目、形态、内径、血管痉挛和确定手术方案都十分重要?2D-DSA?3D-DSA?旋转血管造影五.治疗?尽早明确动脉瘤部位、大小等情况,并早期手术?急诊手术危险性较大者,待病情稳定后手术?围手术期应保持患者血压等生命征稳定,卧床,减少刺激,保持大小便通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动脉瘤孤立术、包裹术?血管内介入治疗-单纯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血流导向装置、闭塞载瘤动脉开颅夹闭术血管内治疗?通过微导管技术将一定的栓塞材料放置在颅内动脉瘤腔内,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适用于手术夹闭困难或夹闭失败的动脉瘤、老年病人或身体状况不能很好耐受手术者、复杂动脉瘤。张华医生简介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武汉大学神经外科学硕士,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年入选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学术兼职: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湖北省卒中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

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神经外科工作,曾在国内外多家著名神经外科中心深造。对颅脑损伤、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良恶性肿瘤、脑积水、颅骨缺损等疾病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脑血管疾病的介入及显微手术治疗,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烟雾病等。对顽固性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有较深入研究。承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基金青年人才项目、面上项目及武汉市卫生计生委临床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及中华牌学术论文多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多次。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脑科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y/10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