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循环动脉瘤的微创锁孔入路

经翼点侧裂开颅入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特别是前循环动脉的传统方法,但该术式需要相对较大的皮肤切口、骨瓣和脑组织暴露,增加了医源性并发症。

为了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引入了锁孔外科的概念,锁孔技术最初是用于替代鞍上和鞍旁区动脉瘤的眶上开颅入路,现也有关于改良的锁孔入路治疗动脉瘤和颅内肿瘤的报道。

神经外科医师开始采用翼点锁孔入路进行动脉瘤手术已有一段时间,当前很少有发表的临床研究比较翼点锁孔入路和标准翼点开颅的差别。

来自日本鹿儿岛大学的YamahataH教授等研究了翼点锁孔进行前循环动脉的夹闭,并讨论该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NeurosurgRev上。

作者通过Hunt﹠Kosnik(HK)及Fisher评分了解术前情况,对于动脉瘤较大、患者一般情况较差(HK5级)、需要行大骨班减压(Fisher评分4级)的患者不纳入锁孔开颅术组;出院时通过GO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

共有例患者的个动脉瘤通过翼点锁孔手术(动脉瘤均行3D-CTA确诊,对于部分显示不清的行DSA,术后通过CTA或DSA确认完全夹闭与否),另外有45例纳入标准翼点开颅组,所有术者都是高年资医师或在其指导下的少经验医师,作者同时比较了年资10年以上和10年以下医师的手术结果差异。大致手术过程如图所示(a-d)。

图a.沿发际左侧额颞5cm头皮切口

图b.去骨瓣后暴露硬脑膜

图c.通过侧裂小骨孔开颅,可见前循环动脉瘤

图d.术后三维CT重建可见骨瓣位置良好

结果提示二种术式预后无明显差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且锁孔入路组年资10年以上和10年以下医师的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YamahataH等认为锁孔入路能为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策略,创伤小、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

要想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术中并发症,患者的仔细筛选和有效的侧裂开放是必要的。另外,锁孔技术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和工具,易于开展,即使术者经验稍少亦不会影响手术结果。

编辑:程培训

问答

注:今日回复口令,即可获取答案及解析。

神外时间致力于为广大神经外科医生提供更专业、更精彩的内容。

欢迎







































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y/16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