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多项手术无缝协作开启杂交手术新时代
10月27日,医院新建的杂交手术室正式投入使用,并成功为一名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了首例杂交手术,真正实现了多学科的无缝式协作。据悉,该例手术由我院副院长陈鑫和介入影像科顾建平主任指导下,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雷杨和介入科主任医师楼文胜联合主刀,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目前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内外科手术同时做 多学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家住南京江宁的64岁周大爷,患高血压多年,近几个月经常出现胸痛胸闷的现象,医院就诊。专家第一时间就确诊为主动脉弓巨大夹层动脉瘤。该主动脉夹层瘤位于主管心、脑、全身血液供给的“三叉路口”,相当于人体内重要的交通要塞,手术风险非常高。夹层瘤一旦破裂,病人将在数分钟内猝死;即使不发生破裂,一旦血肿扩大影响到心脏或者脑部供血,也会发生猝死。
按照传统的手术方案,该患者则需要在体外循环并切断心、脑、全身血供的情况下进行行心脏手术,手术复杂、时间较长、创伤极大、存在诸多并发症的风险。该患者病情复杂,专家们反复评估后,我院副院长、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鑫决定为其实施一站式杂交主动脉替换手术。术中,先由行左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术后即刻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从而将夹层瘤封堵起来,彻底解除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
据悉,该项手术以往需要在外科手术室完成第一期手术,等伤口愈合、病情稳定后,择期再到DSA进行第二期手术。而这次,通过一站式杂交手术,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仅仅需要2-3小时的时间,患者就得到了成功的治愈。
杂交手术室设备高大上
此次投入使用的我院杂交手术室的面积约为普通手术室的2倍左右,主要分内外两间,内间设置了手术床、数字化血管造影机和其他各种手术设备,外间装备有显示造影图像的电脑。手术室中央是一台可透光的全自动手术床,只有这种可让射线透过的手术床,才能一边检查一边手术。
在手术室配备的各种高端仪器设备中,数字化血管造影机能根据手术需要,灵活运动到患者周围任何位置,无死角、清晰地显示血管影像,使外科医生做手术不再是“盲探”,能够更加灵活、更加高效。此外,杂交手术室的空气也与普通手术室不同,采取了百级层流洁净,净化程度是普通手术室的20倍,为患者提供更加洁净的手术空间,大大降低了感染率。
一站式杂交手术室(HybridOR)是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安装在洁净手术室内,既不影响外科手术室的功能,又能通过DSA机提供高清影像,为血管外科医生进行一站式术前诊断、术中治疗、术后评估。
一站式杂交手术让复杂心脏手术不再“换乘”
目前,杂交手术室是心脏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打破了学科壁垒,改变传统“单打独斗”的作战模式,实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我院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理念。
我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雷杨介绍,杂交手术将原本对血管病“分而治之”的外科搭桥术、微创支架术同时实施。由于无需在影像学科室和手术室之间多次转移患者,避免两手术之间的空窗等待期,在同一手术室即可完成全部操作,手术时间可缩短至2~3小时。不仅避免患者在第一次手术结束后等待第二次手术的风险,还避免了二次麻醉、二次入ICU,在完全保证手术效果的情况下,降低了手术风险,大大节约了住院费用。
张雷杨说,对医生来说,杂交手术使手术过程变得更简单,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对患者来说,杂交手术的治疗效果好、治疗风险小、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避免了二次手术和再次麻醉对患者身体上的伤害,造福广大心脏大血管患者。
此外,张雷杨表示,为保证手术的安全、有效性,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最好在杂交手术室完成,这个手术室比较适合各种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尤其复杂主动脉夹层手术(需要同期行头臂动脉搭桥)。
马亚 刘春兴 章琛 张子青
病例学习术中松止血带后突发呼吸骤停一例极毫米波真实案例糖尿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