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信息来源:医院心胸外科
编辑:院办.3.25
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心脏手术一点也不为过,在医院洁净的手术室里,心胸外科施巩宁教授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刀尖在心脏上的舞蹈”。这在考验着这位“主刀”者技术的同时,也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图:施巩宁先后应邀作为专家学者,访问教授出国讲学。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出色的治疗效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和尊重。
踩着“荆棘”路探寻“医海”涯上周日凌晨4点40分,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施巩宁教授拖着疲惫的脚步离开手术室。当晚9点,他和医疗组为一名44岁主动脉夹层的男性患者施行了深低温下“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象鼻血管支架术”。手术历时6个多小时。4点50分,患者被护送进重症监护病房,施主任和医生们守在患者身边,直到患者生命体征都平稳,大家才离开。这样的情况对医院心外科团队已是常态。
▲图:从医30多年的施巩宁教授,在医海无涯中如履薄冰般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医院心胸外科20名医生中有9名高级职称、12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阵容赢得了科室发展的优势,每年心胸外科手术量达到余台,手术的量和质都得到巨大提升。这也捍卫了科室河南省重点临床专科、河南省临床特色专科、开封市临床重点专科的学科地位。
▲图:让人们记忆犹新的是,3年前深夜一天的一次连霍高速凶险车祸,碗口粗的树干贯穿司机胸膛。医院多学科的合作,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让司机脱离死神之手。
然而,做一名心胸外科的主任,施主任感慨:犹如在荆棘中前行。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最长的一次手术时间是从晚上8点一直到凌晨5点半。仅仅是工作时间长也不算什么,压力来自于专科疾病的凶险。有一次,20多岁的小伙子被“三八刺刀”刺透心脏,被送至急诊室抢救,病人休克。刚刚下班的施主任在家还没坐稳,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召至急诊室会诊。几秒的时间,他来不及细细查看病人,来不及开具一张检查通知单,立即作出送手术室抢救的决定。“心脏贯通伤”是这位心胸外科主任的诊断!手术持续了4个多小时,术中果然找到病人的右心室有2公分左右的破裂口。经过抢救,病人转危为安。
心胸外科凶险的疾病不仅来自重症胸外伤,还有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等极高死亡率的疾病。近年来该病例有高发倾向,A型夹层不积极手术治疗48小时死亡率50%、手术死亡率15%到20%。几年来,科室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其中大多数患者幸运地接受了手术和介入治疗,挽回了宝贵的生命。除了病情来势汹汹的术前患者,心胸外科还有术后要“过五关斩六将”的监护患者,心脏大血管术后的患者就在其中。
心胸外科从年起开展心脏大血管手术以来,相继开展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矫治、心脏瓣膜手术、冠脉搭桥术、主动脉夹层手术、胸腔镜下心脏手术高难度手术……他和同事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统计显示,国内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死亡率为2-3%,医院心胸外科的医护人员把风险几率降到了更低。
“主刀”是这样炼成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此娴熟的技术并非一日练成,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心胸外科医生一点也不为过。
作为心胸外科主刀的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修炼”了30多年。他的第一感觉是,心胸外科的医生们成长周期非常长,10年,在别的专业也许已经能做出点什么,但在心胸外科,仍然是一个“小医生”,要付出更多的辛苦。让他欣慰的是,这里的年轻医生,他们几乎每天很晚才回家,遇到大手术,也许更晚,或干脆住在病房,对此他们并不在意。
▲图:施主任有一双有力而灵巧的手,30多年来他用这双手做过大小多例手术。在多年的手术生涯中,最得意的莫过于手术的成功,病人的康复。
施主任介绍,手术过程中,一双灵巧的双手往往成为让人进展期白殿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