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动脉夹层的自然病程主要取决于最开始的临床表现,大约90%的病例遵循此特点。表现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再次出现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较高,而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较低,而出现出血的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较高,但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较低。
未破裂的颅内夹层动脉瘤通常在出现首次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头痛伴或不伴缺血事件)后2周内破裂,而在首发临床症状2周后破裂是极其罕见的。
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内动脉夹层死亡率为19%~83%。而没有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动脉夹层患者的死亡率在0~3%。
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内动脉夹层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约为40%,通常发生在首次出血后的一周之内,其中50岁以上的后循环颅内动脉夹层的患者更有可能再次出血。
?对于表现为缺血的脑内动脉夹层患者,病例报告显示再次出现缺血事件的风险为2%~38%。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临床症状的后循环夹层动脉瘤患者通常可以安全地进行保守治疗,只有在病变出现占位效应或者临床症状加重的情况下采用神经介入治疗。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由于大多数患者都接受了干预,血管修复的时间进程目前仍然是未知的。而在那些表现为缺血的患者中,组织学研究表明,在动脉夹层后的第一天内启动修复过程。超过80%的病例在发病2个月内可见颅内动脉夹层形态学上明显的修复,夹层完全修复的病例高达20%,最快可以出现在临床事件后2周内。
出诊时间和地点
医院
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东学背街1号
周四上午8:00-12:00(神经医学中心门诊四楼诊室)
坚持科普,希望医生和患者少走弯路,疾病得到尽早诊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或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或参考文献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我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