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上面的蓝色字体“教你学做好妈妈”再点击“
他解释说,中医有个说法叫“风寒从脚下生”。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冬天由于寒冷刺激,脚部的血管会收缩,使得血液运行受阻,人体更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手脚冰凉、寒性胃痛等各种不适。
用热水泡脚,对身体很有好处,特别是在冬天。马兆勤说,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如果泡脚时使用药物的话,会使得水中的药物成分快速地被吸收,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使泡脚治病的效果更胜于口服药。
“热水泡脚可改善血液循环,祛除寒冷,促进代谢,预防阳虚、怕冷,有养生保健作用。”马兆勤说。
2、泡脚的最佳水温应该在40度左右
不少人都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泡脚水越烫越好,其实泡脚不是烫脚,一味用热水浸泡对身体健康反而不好。医院针灸科主任马兆勤就表示,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度左右为宜。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马兆勤说,虚寒性疾病患者如腰膝怕冷的人,泡脚的水温可以稍微高些,比如45度左右,但高血压、体质虚弱者水温则不宜过高,最好在40度左右。脑血管疾病、中风的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对温度敏感度较普通人低,因此建议通过旁人的帮助来测好水温或通过温度计的辅助,控制泡脚水水温。
3、泡脚最佳时长为30分钟左右
虽然热水泡脚对肩背腰腿关节疼痛、失眠、皮肤瘙痒和咳喘等当季常见病、多发病的保健效果不错,但要注意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时间。
马兆勤说,泡脚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一味用热水长时间浸泡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很多人认为泡脚的时间越长越好,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是错误的。
4、热水泡脚的六个禁忌
当然,除了6岁以下的宝宝,成人热水泡脚也是有养生禁忌的,六个禁忌你不可不知!
◆糖尿病患者泡脚前晚留意水温
糖尿病患者因为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吃得太饱或者饥饿的时候不宜泡脚
泡脚会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如果过饱会影响胃部的消化,如果饥饿的时候泡脚会导致头晕等症状。
◆心脏病病人和低血压者当心晕厥
这类病人泡脚时要格外小心,一是水温不可过高,二是泡脚时间不能过长。因为用热水泡脚后,会迅速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因此很容易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因此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患有脚气的人不宜用热水泡脚
脚气是真菌感染,用热水泡很容易加重感染,如果脚部有炎症和疾患的朋友也不适合用热水泡脚。
◆老年人泡脚的时间不可过长
老年人整个机体的体能和体质在下降,身体相对虚弱,如果泡脚时间过长,会引起出汗、心慌等症状,还容易诱发一些疾病。因此,老年人建议泡脚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