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7载艰辛求医路
54岁周先生27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颈部长了一个小肿块,起初并未在意,肿块慢慢变大,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年周先生来到上海最著名的血管外科中心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和颈动脉探查手术,术中诊断为“右侧颈动脉体瘤”,主刀医生考虑到瘤体包绕太多重要血管及神经,手术难度及风险极大,选择保守治疗。之后瘤体继续生长,周先生的颈部慢慢变粗,却无法手术只能保守治疗。近两年,周先生颈部的肿块已经压迫气管致夜间呼吸困难、只能侧睡,同时由于颈内动脉受压,脑部供血减少,周先生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等症状。
周先生医院就诊,医生均表示无法手术。最终周先医院血管外科曲乐丰教授。曲教授德国从医三年,擅长血管外科各类复杂高难度手术,尤其致力于颈部血管疾病。周先生下定决心再次前往上海滩,求医曲教授。
二、生的希望,迎难而上
经过全面的影像学评估,曲教授发现周先生的颈动脉体瘤的确非常棘手,手术难度极大。手术难度主要归结四个方面:首先,颈动脉体瘤巨大(颌面部CT提示肿瘤大小约9.8×8.6×9.5cm),且瘤体位置较高累及颅底,必要时需行下颌骨截骨术;其次,颈动脉体瘤周围结构受压变形、移位,相应水平咽腔、气管明显变窄;第三,颈动脉体瘤区解剖复杂,包绕重要血管及神经,手术中稍有不慎,则有可能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带来严重的后果。第四,颈动脉体瘤周围分布大量动静脉畸形,切除瘤体必然导致大量出血。以上四点原因造成此次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然而周先生不做手术,就没有任何希望;做了手术,却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曲教授不忍放弃一丝希望,下定决心迎难而上。
三、MDT模式、3D打印精准治疗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曲教授决定采用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MDT),组织全院大会诊。众多医生经过讨论,给出建议:术前可采用3D打印技术精确颈动脉体瘤周围血管及神经,同时进行右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以评估脑部血流代偿情况,考虑术中可能出现大量出血,已做好自体血回输相关设备及人员准备,术后转入ICU病房监护,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由于传统影像技术的限制,根本无法全面显示颈部病变,曲乐丰血管外科团队找到了麦递途团队合作,决定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CT、MRI图像融合和3D打印成型技术,为患者定制三维立体颈部血管塑胶模型。3D模型扭转了视野受限的局面,通过3D模型在术前就能清晰知道瘤体大小、它跟神经血管的关系,就能做出充分的预案。降低手术风险,实现了精准医疗,把大手术变成小手术,减轻病人创伤。
四、完整切除颈动脉体瘤,顺利康复
通过多学科讨论建议以及3D打印模型的辅助,曲乐丰血管外科团队为周先生制订了个体化手术方案:一期进行右颈动脉造影及球囊阻断术,目的是评估脑部血流代偿情况,同时缩小颈动脉体瘤体积减少术中出血。二期进行右颈动脉体瘤切除+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间置术。3月30日下午,由曲乐丰教授主刀,在多学科协作团队协同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最终完整分离颈动脉体瘤。圆满完成手术,在血管外科、急救科护理团队配合下,周先生顺利康复出院。
公司简介麦递途工贸(上海)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医疗领域同时具备医学3D打印设备、医用材料、医学软件、医学3D打印服务、云平台及科研服务六位一体(研发、制造、销售、培训、服务)的医学3D打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自主品牌及全部软硬件知识产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医学3D打印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广大医生提供医疗影像三维重建服务,提供标准的DICOM格式影像(来源于CT、MR等影像设备,建议层厚在1mm以下),相关三维模型可以在手机端和网页端进行浏览和分析。
更多好文推荐(点击文字进入阅读)两票制政策护航试点省份进度如何?
重磅!你想知道的骨科产品都在这里!
骨科品牌产品浏览热度排行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