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岁,以“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2年,腰背不适2月”为主诉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全腹软,全腹无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未触及肿物,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既往CTA资料,CTA(首次术后9个月)腹主动脉假腔:2.58cm,真假腔2.78cm(图一);CTA(首次术后14个月)腹主动脉假腔:2.98cm,真假腔3.18cm;CTA(首次术后24个月)腹主动脉假腔:3.04cm,真假腔3.72cm(图二)。腹主动脉直径(真假腔)及假腔直径逐年增大,且伴有腰背部不适。血沉、CRP正常。
图一
图二
遂行“腹主动脉真假腔融合+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术中经双侧股动脉鞘分别送入导管于真、假腔内,超选择通过近肾动脉远端破口,融合真假腔(图三)。置入一体式支架及近端Cuff于腹主动脉内。造影见:近端假腔血流隔绝满意,支架内血流通畅,双肾动脉血流良好,假腔血流明显减慢(图四)。
图三
图四
术后维持血压于/80mmHg左右。患者无腰背部不适症状。3天复查CTA见腹主动脉近端假腔内血栓形成,腹主动脉支架通畅(图五)。
图五
提示:慢性主动脉夹层病程超过三个月,包括:未行TEVAR的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和TEVAR术后超过三个月远端假腔仍然开放,其特点是:夹层内膜片坚硬,重塑能力降低、远端破口导致假腔持续血流灌注、治疗难度大,费用高,预后不确定。治疗方案存在争议,建议在亚急性期内干预。慢性主动脉夹层的处理指征:1.假腔直径5.5-6cm;2.假腔增长速度每年≥5mm;3.器官灌注不良。这些指征是建议在开放手术(高并发症、高死亡率),套用在腔内介入治疗的指征上似乎是过时的。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式:累及膈肌上方的动脉夹层,TEVAR能有效降低破裂,促进主动脉正性重构。累及膈肌下方的夹层,难以完全封堵假腔,TEAVR疗效有限,腹主动脉段的夹层仍可能持续进展为夹层动脉瘤。手术方法如下:1.假腔腔内栓塞:Candy-plugtechnique,Knickerbockertechnique;2.延长远端支架移植物覆盖范围,可能引起脊髓缺血;3.开窗或分支支架—操作难度大;4.真假腔融合技术;5.开放手术。文献报道真假腔融合技术更多应用于慢性主动脉夹层,此项技术能否应用于亚急性期主动脉夹层,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