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孔不老,今年39岁,身体还不错。那一天,他正和家人好好吃着饭,忽然就昏倒了!
当救护车紧急将老医院急诊医学部,市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立即展开响应,急诊医生对老孔急行CTA(CT血管造影),老孔确诊为脑出血,立刻联系神经外科医生急会诊。神经外科值班医生温忠辉主治医师,立即查看老孔情况,结合血管造影,做出判断,老孔的情况是前交通动脉上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由动脉壁膨胀形成,像车胎上鼓起来的包,因为壁薄所以容易破裂。),相当于大血管直接破了一个口子。这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重症、急症,有相当高的死亡率和重残率,需立刻手术!
动脉瘤由动脉壁膨胀形成,像车胎上鼓起来的包,因为壁薄所以容易破裂动脉瘤破裂出血示意图通过高级卒中中心的一路绿色通道,老孔很快就被送到手术室,李强峰主任医师和温忠辉主治医师准备开始手术。令人预想不到的情况就在此时突然发生了,老孔的心跳和呼吸突然停了!李强峰主任医师和温忠辉医师立即和麻醉医师、护士一起,给老孔进行心肺复苏,呼吸机启动、胸外按压、肾上腺素注入,轮番进行,1分钟过去了,心跳没恢复;2分钟过去了,心跳没恢复;3分钟后,老孔的心跳还是没恢复!
术前提示多发脑出血(箭头方向)和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造影提示前交通动脉瘤(绿色箭头方向)此时,李医生根据经验判断,老孔可能是动脉瘤二次破裂,脑干被压迫,呼吸、心跳中枢被抑制,导致他呼吸、心跳骤停。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所有人都不愿放弃,不停的按压、维持血压、酸碱平衡,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抢人!终于在老孔心脏、呼吸骤停的第9分34秒,把他拉了回来。但是危险还远远没有解决,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了家属和医生面前——手术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还能不能继续?
按照现有手术指南,病人这个时候已经是动脉瘤V期,手术风险极高,手术效果极差;老孔在手术过程当中,发生心脏、呼吸骤停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手术开始,抢救将极难进行;老孔的脑子因进血太多,已经像个高压锅一样,有可能开进去就像打开了高压锅的盖子,一旦发生急性脑膨出后果不堪设想;动脉瘤有可能术中再次破裂,导致手术当中大出血,病人死亡。但是手术不做,保守治疗效果更差,种种难题和挑战摆在了手术医生的面前。
此时,凭借丰富经验,神经外科主任李兴昌主任医师考虑患者第二次动脉瘤破裂刚刚发生,压迫刚刚形成,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手术才是能给老孔万分之一可能性的办法!李兴昌主任的话给了现场医师和护士极大的勇气,温忠辉主治医师迅速和家属沟通后,家属选择相信神经外科手术团队,放手一搏。再上手术台,李强峰主任医师、温忠辉主治医师一步一步将手术向前推进,麻醉医师和护士也稳稳的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
和术之前分析一样,打开患者颅骨后硬膜非常硬,脑内压力非常高,因为此时已经没有办法去复查CT定位血肿位置,只能凭借经验穿刺释放部分血肿,这一步像揭开高压锅的放气阀门,待压力略微降低后,才能打开盖子去处理血肿和动脉瘤。
红色剪头为动脉瘤,夹闭动脉瘤即使用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瘤颈顺利暴露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分离动脉瘤。根据术前预案,有惊无险的临时阻断瘤颈,将瘤体、双侧大脑前A2段全部分离后夹闭瘤颈,并将血肿大部分清除。手术完成,已是凌晨五点多了。术中有麻醉科老师的保驾护航,老孔的血压平稳,老孔也很坚强,心脏一直在稳定的跳动。将老孔送到重症医学科,所有人都难掩疲惫,但,手术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战斗才刚刚开始,剩下的挑战可一点都不比手术小。
经过急诊ICU、神经外科NICU、重症医学科医生及护理团队的不懈努力,克服了复苏后肝功能衰竭、脑水肿、脑血管痉挛、脑梗塞、血压不稳、重症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问题,老孔终于在5天后恢复了呼吸,在术后的第2周,老孔第一次睁开了眼睛,虽然人还是不够清楚,但是眼睛里都是活着的颜色。
术后第二周,老孔睁开了眼睛术后第二周,老孔睁开了眼睛,手后第三周,老孔开始能听懂家人说话,会表达自己的意思,会吃东西,手脚活动也在慢慢恢复,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复查CTA动脉瘤夹闭满意,红色圈即为原动脉瘤区域。CT复查未见明显脑梗死,血肿基本吸收。
复查CTA动脉瘤夹闭满意,红色圈即为原动脉瘤区域CT复查未见明显脑梗死,血肿基本吸收“给他第二医院的这些白衣天使,生命的守护者!”老孔的女儿无数次充满感激的对隔壁床的家属说起。转到普通病房,李兴昌、李强峰主任和温忠辉医师查房,老孔握住李强峰主任的手连声感谢。
转到普通病房,李兴昌、李强峰主任和温忠辉医师查房,老孔握住李强峰主任的手“三个星期,我们终于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这是我们医生的天职,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神经外科团队会一直斗志满满迎接下一场挑战,挽救下一个生命!”面对老孔及家人的感谢,李兴昌主任坚定地说。
老孔的医院不是个案,多年以来,医院神经外科、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在抢救这类患者方面积累了非常经验的丰富,作为普洱技术、设备、经验最丰富的团队,始终守护者脑动脉瘤患者的生命安全,为病患解除痛苦。
作为亲身经历这次战斗的医护人员,我将大家的名字写在最后,感谢大家的全力以赴,向大家致敬!
急诊医学部:刀旺立主治医师麻醉科:赵克龙主治医师何立芳护师黄娜护师急诊ICU:董知国副主任医师郑吉祥主治医师郭娴主治医师刘冰娜住院医师及其护理团队重症医学科:杨丽莹副主任医师陈波主治医师朱漪主治医师马德文住院医师及其护理团队神经外科:李兴昌主任医师李强峰主任医师温忠辉主治医师王圆媛及神经外科护理团队文/图:神经外科李小谨本期编辑:曾峥张建波责任编辑:李晓玲监审:李玉琼投稿邮箱:pesrmyyx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