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医院神经外科于年3月9日,首次应用国际先进的血流导向装置(FD)结合弹簧圈填塞技术为一名多发脑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患者初XX,女,55岁,因“查体发现颅内动脉瘤18天”入院。
脑血管造影显示为前交通、右侧海绵窦段2处动脉瘤。?
辛涛主任为首的脑血管病治疗中心经讨论后认为该病人前交通动脉瘤适用于传统的弹簧圈填塞手术,而海绵窦段动脉瘤适合采取目前国际先进的国际先进的血流导向装置(FD)技术进行手术。
经患者家属反复沟通,手术于-3-9顺利实施。
1、首先采取弹簧圈成功栓塞前交通动脉瘤;
2、采取Pipeline密网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选用Pipeline密网支架规格为4.25X18mm
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重大突破,体现出从动脉瘤囊内填塞到载瘤血管重建的治疗理念转变,为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
对于复杂和巨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最大的顾虑在于无法达到致密填塞和动脉瘤复发,昂贵的治疗费用也使很多患者无法接受微创的血管内治疗。应用血管内支架或支架类的方法达到血管内重建载瘤动脉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提出并于15年前开始临床应用。血流动力学、病理学及临床影像学研究均已证实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血管内置入材料,血流导向装置被用于动脉瘤治疗中的病变血管重建,其设计聚焦于将血流从动脉瘤内导向远端血管以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
与传统的血管内治疗技术不同的是,FD作为血流导向和腔内血管重建作用的结合,为颅内动脉瘤提供更加符合生理条件的治疗手段。
解放军医院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
辛涛主任在操作Pipeline密网支架系统
辛涛主任自年起从事脑血管病介入工作,14年来共计介入栓塞脑动脉瘤病人逾例,本次应用血流导向装置成功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是治疗理念上的巨大飞跃,彰显了我中心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紧跟国际领先水平,希望能为更多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提供更理想的疗效。
白癜风注意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