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慢性主动脉夹

开放性外科修复目前仍是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chronictypeBaorticdissection,cTBD)动脉瘤治疗的“金标准”。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endovascularaorticrepair,TEVAR)在胸主动脉疾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也包括cTBD的治疗。研究者从VQI(VascularQualityInitiative)数据库中筛选相关病例,来评估TEVAR治疗cTBD的疗效,研究结果发表于JournalofVascularSurgery杂志5月刊上。

研究方法

从VQI注册表中筛选4,例自年7月~年11月接受TEVAR治疗的患者,包括例cTBD修复术,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患者年龄的中位数:65.0岁(IQR,56.0~72.0岁),男性85(68.0%)例。

动脉瘤直径的中位数:5.5cm(IQR,4.8~6.3cm)。62(49.6%)例患者无症状,57(45.6%)例患者有症状,6(4.8%)例出现破裂。

住院时间中位数:8.0天(IQR,4.0~11.0天)。

透视时间:17.3分钟(IQR,10.5~25.6分钟)。

主动脉远端锚定区:有27(21.6%)例在4区,98(78.4%)例在5区或更远。(98.4%)例成功植入设备。1(0.8%)例患者转为开放修复。2(1.6%)例患者出现ⅠA型内漏,2(1.6%)例患者出现ⅠB型内漏,2(1.6%)例患者出现Ⅱ型内漏。

围手术期并发症:1(0.8%)例卒中,6(4.8%)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出院时3(2.4%)例患者有脊髓缺血症状。3(2.4%)例患者在院内死亡。4例患者需再次介入治疗。

随访时间中位数:天(IQR,38~天),43例患者随访数据有效。

瘤体直径变化中位数:-0.2cm(IQR,-0.5~0.1cm)。12(27.9%)例患者瘤体减少0.5cm,4(9.3%)例患者瘤体增长>0.5cm。支架移植覆盖的范围与瘤体是否减小无关(P=0.65)。动脉瘤≥5.5cm的患者与<5.5cm的患者相比,术后瘤体减小更明显(-0.6cmvs.0.0cm;95%CI0.3~11.7;P=0.04)。围手术期详细数据和术后并发症见Table1-2。

Table1

围手术期详情

Table2

术后并发症

结 论

TEVAR治疗cTBD所显现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能够被临床接受。中期瘤体直径变化值得肯定。但仍需长期随访数据,来证明这一治疗措施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AllanM.Conway,KhalilQato,LaurieR.Mondry,et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yf/9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