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82.html健康聚焦胎龄27周,体重1公斤,呼吸窘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24天的小萱萱(化名)接连闯关,重获新生。近日,华中医院成功为一例早产儿实施先天性动脉导管结扎术,也是该院完成的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婴儿先心病手术。—协和专家团队为出生24天、体重1公斤的早产儿小萱萱妙手补心。医院供图今年2月8日,出现明显早产征兆医院妇产科。2月11日除夕夜,怀孕27周的林女士出现明显的早产征兆,宫缩明显,产科赵茵教授为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诞下了一对龙凤胎。姐弟俩一出生就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大宝萱萱出生时体重只有克,反复超声检查提示粗大动脉导管未闭,这意味着萱萱的主动脉与肺动脉缺了大于4毫米的口子,原本进入主动脉的血液有一大部分流入肺动脉,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此外,萱萱的肺尚未发育完全,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曾跌至80%,只能依靠气管插管维持呼吸。出生24天后,萱萱体重勉强达到了1公斤,经过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决定为萱萱实施手术。心外科周诚副教授、苏伟副教授为萱萱手术。医院供图3月11日,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团队,联合麻醉科武庆平教授团队及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共同作战,为萱萱心脏的缺口进行了修补。麻醉的成功至关重要。麻醉科武庆平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萱萱只有一个成年人手掌大小,体内血管连1mm都不到,只能在超声的指引下进行穿刺,一旦第一次穿刺失败,再穿刺成功的机率减半。当天上午,武庆平教授一次穿刺成功,细细的血管壁包裹着穿刺针,顺利完成了手术麻醉。手术中游离的血管容易破裂。主刀周诚副教授和苏伟副教授借助头戴式显微放大镜,将粗大动脉导管仔细游离结扎,整台手术一气呵成。萱萱的动脉导管闭合后,小小的心脏搏动有力,舒张压改善明显。心外科周诚副教授检查萱萱术后恢复情况。医院供图术后围手术期的管理也是极为关键的一关,心外科史嘉玮教授精心管理,萱萱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心肺功能恢复良好。专家提醒,动脉导管未闭是早产儿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常见原因。体重不足g的患儿发病率为30%至40%,不足g的发病率高达80%至90%。早产儿粗大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呼吸窘迫,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该及时手术。(记者:罗兰通讯员:聂文闻陈有为刘坤维)健康要闻?国家卫健委: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信息将整合入健康码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全国基本实现“一码通行”,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广完善健康码的管理,确保健康码管理全国政策一致、标准统一,同时积极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信息自动整合到健康码里,无须本人填报。(新华视点)?我国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7万剂次
截至年3月24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7万剂次。
(国家卫健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zl/1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