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他们做了重庆市首例转流术下颈动脉体瘤切除术
医生在集体会诊
本站讯(特邀作者代明勇报道)一个鸡蛋大小的瘤子恰好长在颈动脉处,像埋藏身体的炸弹,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7月16日,医院创新性地将颈动脉转流技术运用到颈动脉体瘤切除手术中,为患者黄忠(化名)切除了左侧颈动脉体瘤,成功排除了“炸弹”,据悉,这在重庆地区尚属首例。
颈部有鸡蛋大小包块竟是颈动脉体瘤
黄忠家住广安市邻水县。半年前,他无意间发现左侧颈部上有一鸡蛋大小的包块,由于包块无痛,无明显异常,并未引起他足够的重视。
“医院检查一下吧,我看这个包块都把你的气管挤偏了。”在妻子任华碧的催促下,6月底,黄医院,但检查一番后,医生只是说这个包块可能是瘤子,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经医院检查后显示,黄忠左颈上的包块是颈动脉体瘤。
由于颈动脉体瘤周围与颈部大血管、颅神经关系紧密,如果通过手术切除,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致命大出血、永久性颅神经损伤、肢体瘫痪等。鉴于这种情况,医院婉拒了黄忠的手术请求。
“医院得行?”黄忠感到很茫然。经过四处打听,在医院工作的侄子向他推荐了医院。
7月1日,医院颌面外科,住在了36床。
手术要趁早做首次尝试运用新方法
“你这瘤子会越长越大,如果不及时手术,一旦爆裂,将会危及生命。”医院颌面外科张圣福医生告诉黄忠。
据颌面外科代理主任何海涛说,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进行为期半个月至一个月的Matas训练,再通过二期手术切除肿瘤。但该疗法耗时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对颈动脉体瘤患者而言并非最佳治疗方法。另一方面,由于黄忠的颈动脉体瘤瘤体体积大,且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瘤体上端靠近颅底,与颈内动脉分离时风险更大。
“何主任,我家还有3个孩子,要是老黄有个好歹,这个家可就没顶梁柱了,麻烦您一定要把手术做成功。”任华碧带着期待的眼神,恳求何海涛。
以何海涛为主的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决定进行一项大胆的尝试——将颈动脉转流技术运用到黄忠的颈动脉体瘤切除手术中。该项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对患者颅神经的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据悉,该项技术医院开展,而在重庆地区尚属首次。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实施,专家组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为手术创造条件:明确诊断,做增强CT和血管重建;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瘤体和血管的原型,进一步评估肿瘤和颈总动脉的关系;采用MDT诊疗模式,组织心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等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诊疗讨论,为黄忠制定了系统的、优化的治疗方案。
眼见着手术的日子越来越近,黄忠和妻子的心也日渐紧张起来。
瘤子被顺利切除他要送锦旗感谢专家
手术中
7月16日下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颌面外科何海涛将黄忠颈部的瘤体、颈动脉、颈内动脉、舌下神经等重要结构充分暴露,随后由心外科专家钟前进完成颈动脉转流术,最后将黄忠左侧颈动脉体瘤完整切除。
此刻,任华碧正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当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后,她喜极而泣。
据何海涛介绍,整个手术出血少,黄忠出血量不到ml,而传统方法要高于ml;未有输血情况,而传统方法需要输血ml左右;术后未出现并发症,而传统方法极易导致饮水呛咳、面部麻木、呼吸困难、脑梗死等。下一步,颌面外科将加大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7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颌面外科,看到黄忠正在和妻子聊家常,尽管还没完全康复,但他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常,身体恢复良好。“等康复出院后,我要送一面锦旗给医院,好好感谢这些专家。”黄忠兴奋地说道。
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