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上善若水老师,代腰突患者询问关于牵引对腰突之功效,究竟如何;鉴于诸多腰突患者对此问题之疑问,脊柱甘露语林,既往所发布之脊柱疾病学术科普资讯,普为学界同仁和患者接受,TOP10累计阅读受益者超过13万;源于以患者为树根,以学术之诚实语而为浇灌,则能成就脊柱甘露语林公益平台之长足发展;如是则为本文之缘起。
检索策略
以牵引(Traction)为主题词(MeSH),联合脊柱(Spine)之主题词(MeSH),于PubMed上进行检索,于文山汇海中,以饶益诸多患者之心力,着重筛选近10年相关之经典文献,汇成此文。
概论
鉴于腰痛和腰突之治疗,为困扰人类健康之世纪难题,早在年,北美脊柱学会于SpineJ上组织了一期腰痛非手术治疗之循证专辑;梅奥诊所RalphE.Gay就牵引对腰痛之功效,撰写综述[1]
牵引指的是沿脊柱轴线为主要作用力,分离(分开)腰椎的任何方法,以期治疗腰痛和/或腰突
牵引治疗发展史
逐本溯源,牵引治疗脊柱疾患,可追溯至公元前多年前,希波克拉底或为以正规装置牵引脊柱之第一人;19世纪,牵引床用于治疗脊柱侧弯,头痛,佝偻病和脊柱畸形;当时发展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衣,牵引椅和身体悬吊
20世纪早期,牵引成为慢性腰痛之常规疗法,关于理想的牵引重量、牵引角度、牵引时间和作用力间隔,存在争论
年,Cyriax于《Physiotherapy》上首先提出,牵引亦可用于腰椎间盘疾病之治疗,基于牵引对椎间盘施加负压而减缓突出;后续亦有离轴位牵引,如屈或伸位,以减轻腰痛或腿痛
牵引分类
牵引治疗最常见分类基于时间长短,可为①连续型(数小时到数天),②持久型(20-60分钟),③间歇型(牵引与放松交替,数分钟或更短)
亦可依据作用力方向分类,①轴向,限定牵引沿脊柱轴线;②定位牵引,允许患者决定作用力方向和大小;③牵引-推拿,有提供者依据患者症状和耐受情况,决定牵引方向、离轴力
推荐之轴向牵引力不一,一般认为体重之30%-50%最有效
牵引技术特征
最常用的牵引体位包括平卧,俯卧,侧躺,或直立悬吊,或倒立
轴向牵引,最常处于仰卧位,髋膝部分屈曲;如今的牵引绝大多数通过自动或液压系统实现
牵引之理论基础
牵拉腰椎运动节段,可改变髓核(椎间盘中央之果冻样结构)相对于后方纤维环(椎间盘四周之板层结构)之位置,或改变椎间盘-神经界面;除分类腰椎椎体外,牵引还可降低髓核压力,增加椎管面积
?
然则,卧位牵引所致力学改变,患者直立、负重姿势下,难以维持;牵引之临床效应,更可能通过牵引对运动节段或神经组织之力学生物学效应,而发挥功效
一方面,学界临床试验中,牵引对象情况诸多,诸如腰痛为著者,腿痛为著者,或兼而有之;另一方面,牵引次数、频率和负载时间,不尽相同;牵引之机制,亦复如是之复杂
牵引指证与禁忌症
指证:急性或慢性腰痛,伴或不伴腿痛;无严重骨质疏松;无韧带性不稳而影响骨或软组织完整性;对有明确神经损害者,应以影像检查如MRI,以明确其因
禁忌症:鉴于牵引一般通过骨盆和胸廓之牵引带实现,或倒立牵引,禁忌症多基于对解剖结构和心血管系统之作用力而评估;常规禁忌症包括:脊柱肿瘤,脊髓受压,局部感染(骨髓炎,椎间盘炎),骨质疏松,炎性脊柱关节炎,急性骨折,主动脉瘤或髂动脉瘤,腹疝,怀孕,严重痔疮,未控制之高血压,及严重心血管或呼吸疾病
牵引之临床功效
年,多伦多大学Clarke等,就牵引对腰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结合循证数据库,进行了系统文献回顾[2];合计24项随机临床试验RCT,例患者,仅5项试验高质量;间断或持续牵引作为单一疗法,并不推荐作为腰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治疗,无安慰剂、不治疗,无有高下;对伴有下肢放射痛者,亦不推荐;Clarke等总结,牵引无效结论并不坚牢,有待研究
年,梅奥诊所RalphE.Gay等亦进行了英文文献之系统回顾,结论相仿,牵引对腰痛之功效,包括间断牵引,体位牵引或牵引-推拿,有待高质量RCT加以界定
年,荷兰Schimmel等通过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间断牵引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无效
60名连续患者,随机分作牵引组和空白组;所有患者为椎间盘退变并腰痛,无下肢症状;
疗法为椎间差别动力治疗(IDD疗法):以英国制之Accu-SPINA牵引装置,轴向牵引每次牵引25分钟,6周合计牵引20期;牵引第一天、第二天,牵引重量为体重一半减去4.54公斤;之后每次增加2.27公斤,直至达到体重一半加4.54公斤;空白组每次牵引重量为4.54公斤(不足体重10%而无治疗效应)
评估指标包括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ODI,SF-36;经14周的观察,与标准分级活动计划(按:如脊柱甘露语林所发布之美国克利夫兰腰椎锻炼手册)相比,轴向、间断牵引对腰痛无效
年,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Hahne等,对腰突保守治疗之系统文献回顾[4],18项临床试验,例参与者;稳定锻炼比不治疗更有效,具有中等循证依据;牵引、激光和超声治疗无差异;牵引可致不良事件;牵引对腰突之功效,有待高质量之临床试验确定
牵引对腰突之MRI研究
年,韩国延世大学Chung等,对持续牵引下突出椎间盘,进行了实时MRI研究
48例腰突连续病例,男/女:13/35,于MRI下进行牵引,牵引重量30公斤(图1);持续牵引30分钟;MRI分辨率3.0T,于牵引前和牵引后行实时MRI检查;记录腰椎延长和椎间盘缩小比
牵引下行MRI示意图
持续牵引至椎间盘形状改变(后缘由凸变凹),椎间盘缩小,突出椎间盘体积缩小,椎间盘和邻近神经根分离,小关节突增宽;腰椎长度、平均椎间盘缩小比(牵引10分钟:8.58%,20分钟:15.24%,30分钟:17.94%)随牵引时间而增大
左:牵引前;右:牵引30分钟后之MRI,腰4/5椎间盘由凸变凹
年7月6日,脊柱甘露语林发布「负重重量与方式影响腰椎姿势吗?」,以站立位MRI技术表明:身体前后均匀负重,不会导致腰椎屈曲或前凸,腰椎姿势相当于无外部负重站立时之姿势;年7月21日,所发布「MRIT2图:负重对腰痛者椎间盘影响几何?」,表明:轴向负荷对椎间盘含水量具有即时影响,导致椎间盘前方纤维环和髓核T2值增高(含水量增高),后方纤维环T2值降低(含水量降低);且与退变程度和椎间盘角度变化相关
Chung等的研究,牵引下,仅16例(33.3%)的腰突患者具有上述阳性表现,与该部分患者体重低有关;牵引对腰突之功效,究竟如何,有待界定
结论与意义
牵引治疗腰痛乃至脊柱疾患,历史久远,源于牵引分离腰椎和椎间盘,对椎间盘施加负压而减缓突出之念
尽管牵引距今年代已久,然则,诸多循证医学I级依据之文献回顾表明:牵引对腰痛之功效,值得商榷
脊柱甘露语林年5月7日所发布之「NEJM: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实践」:腰突乐观的自然病史可诠释某些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未证实有效,而被误解为有效。例如,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卧床休息,腰痛或腿痛恢复并不比严密观察更快。类似,32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牵引治疗在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或降低工作缺勤率方面,并不优于空白治疗(Shamtherapy)
参考文献
1.GayRE,BraultJS.Evidence-informedmanagementofchroniclowbackpainwithtractiontherapy.SpineJ.Jan-Feb;8(1):-42.doi:10./j.spinee..10..Review.PubMedPMID:.
2.ClarkeJ,vanTulderM,BlombergS,deVetH,vanderHeijdenG,BronfortG.Tractionforlowbackpainwithorwithoutsciatica:anupdatedsystematicreviewwithintheframeworkoftheCochranecollaboration.Spine(PhilaPa).Jun15;31(14):-9.Review.PubMedPMID:.
3:ChungTS,YangHE,AhnSJ,ParkJH.HerniatedLumbarDisks:Real-timeMRImagingEvaluationduringContinuousTraction.Radiology.Jun;(3):-62.doi:10./radiol..EpubJan22.Erratumin:Radiology.Jun;(3):-5.PubMedPMID:.
4.HahneAJ,FordJJ,McMeekenJM.Conservativemanagementoflumbardischerniationwithassociatedradiculopathy:asystematicreview.Spine(PhilaPa).May15;35(11):E-.Review.PubMedPMID:.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
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
——《格言联璧》
温馨提示
此文为脊柱甘露语林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中科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