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今天神经介入资讯“病例分享专栏”为大家带医院神经外科戴桂良副主任医师提供的治疗镜像眼动脉瘤一例,欢迎阅读。(欢迎神经介入同道踊跃投稿!投稿邮箱:neuro_intervention
16. 后再填一枚1mm*cm弹簧圈,造影基本达到要求,准备再填一枚1mm*2cm弹簧圈,尝试多次,弹簧圈总是突入载瘤动脉,只好作罢,撤出弹簧圈微导管后,用导丝反复多次按摩支架,使支架打开更加理想。同样栓塞了右侧眼动脉瘤,比较顺利,使用了一个LVIS4.5*15mm支架,1.5mm*4cm弹簧圈,1mm*2cm弹簧圈各一枚检索文献,眼动脉瘤发病率并不高,约占颅内囊状动脉瘤的4%,远低于前交通、后交通和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发病率,甚至低于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发病率,镜像眼动脉瘤就更加少见了,可能跟眼动脉瘤较少发生破裂,而近年来CTA、MRA等无创性脑血管检查的日益普及发掘出大量无症状眼动脉瘤有关。眼动脉瘤因靠近颅底,开颅夹闭存在较大难度和风险,而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大部分眼动脉瘤开始首选介入治疗,眼动脉瘤生长方向多样化,跟虹吸弯的解剖关系各异,对微导管塑形要求最高,释放支架时候打开难度较大,最具有挑战性,近年来吸引了众多学者致力于眼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体会
通过对本例病人的治疗,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高度怀疑脑血管方面疾病,一定要做脑血管造影(DSA),不能单凭CTA,MRA就完事了。二,对于介入医生,尤其是神经介入医生,术前应该充分评估,选择正确的治疗策略,术中应该沉稳,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时,不急,不慌,尝试各种方法。术后更应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做好预警措施。三,正如我的老师所说,做人做事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你能够做,是能力,有所不为,是境界,需要博大的胸怀,就我们医疗行业来说,治疗方式或者说策略的选择应以病人的综合利益为最高宗旨。特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及介入手术相关人员!往期回顾
病例分享
“四探无底洞”脑动静脉畸形栓塞一例
造影阴性的蛛血短期出现动脉瘤一例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海绵窦段大动脉瘤一例
后交通动脉瘤合并胚胎性大脑后动脉——多管齐下
经动静脉联合入路治愈性栓塞AVM一例
带子瘤的微小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两例
动静脉联合入路栓塞胼胝体动静脉畸形一例
颅内动脉瘤栓塞攻略之微导管塑形(四)
速度与激情
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微导管无法穿过LVIS支架网眼怎么办?
静脉窦内Labbe静脉球囊保护下左侧窦区DAVF治愈性栓塞一例
颈内动脉末端重度狭窄合并动脉瘤治疗一例
分叶状动脉瘤分部填塞一例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不规则宽颈前交通动脉瘤一例
一例看似简单的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手术的陷阱
支架半释放技术栓塞串联动脉瘤一例
BBA覆膜支架术后残留复发搭桥+包裹夹闭术一例
三枚密网支架套接配合弹簧圈的局部重建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一例
多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一例
复合手术治疗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串联重度狭窄一例
“小蝌蚪找妈妈”动静脉瘘双微导管弹簧圈栓塞一例
“柳暗花明,拨云见日”——高危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一例
“X”形支架辅助栓塞大脑前交通破裂镜像动脉瘤一例
双侧颈动脉狭窄分期治疗一例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合并宽颈后交通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两例
AI时代的工匠精神
经左侧颈内动脉释放支架辅助栓塞右侧后交通动脉瘤一例
黄清海教授:关于动脉瘤栓塞效果的思考
颅内动脉瘤栓塞攻略之微导管塑形(一)
经左侧颈内动脉释放支架辅助栓塞右侧后交通动脉瘤一例
李氏电凝法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