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姜除医院神经介入中心的首席专家,也是我院神经外科介入方向的特聘专家,主攻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植入等,下面是姜教授在Pipeline治疗方面的治疗经验分享。颅内小血管动脉瘤的Pipeline治疗一.什么是颅内小血管动脉瘤颅内小血管动脉瘤(也称为颅内远端循环动脉瘤),是指颅内Willis血管环远端的脑血管,主要包括大脑前动脉A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图1)和大脑后动脉P1段,以及其远端血管。在这些颅内动脉上出现的动脉瘤,我们就其称为颅内小血管动脉瘤。其发生率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5—13%。(图1)二.颅内小血管动脉瘤的治疗颅内动脉瘤之所以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就在于很多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多数人是体检发现的。动脉瘤一旦破裂,也就是“炸弹”爆炸了,则会对人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可能会产生偏瘫,失语,昏迷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什么样的小血管动脉瘤需要治疗?1.对于破裂的动脉瘤,一旦确诊应尽快处理防止再出血;2.对于未破裂动脉瘤,如果形态不规则,如伴有子瘤,多发动脉瘤等;3.手术治疗预期风险和难度不大,患者存在焦虑等情况;4.患者预期寿命大于十年,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有家族史,或者需要长期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维,华法林等);5.观察期间动脉瘤有增大的趋势;为什么小血管动脉瘤要用密网支架治疗?1.位于小血管的这些动脉瘤以夹层动脉瘤为主,这类动脉瘤不论是外科手术夹闭,还是传统的介入弹簧圈栓治疗都比较困难,并且复发率高。而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从理念上适用于这类动脉瘤。2.大部分动脉瘤使用密网支架后可以不再填塞弹簧圈,减少了瘤腔操作,降低术中破裂风险,减少颅内占位效应。3.对于一些复发动脉瘤,密网支架治疗效果显著。三.Pipeline治疗颅内小血管动脉瘤的优势Pipeline是血流导向装置中的一种,它由48根特殊金属丝编织而成,Pipeline的金属覆盖面积约是Neuroform和Enterprise等其他颅内支架的3倍。我们可以把Pipeline密网支架形象的比喻成纱窗,而其他支架就比喻成防盗窗。在没有血流导向装置之前,我们治疗动脉瘤只能通过介入治疗填塞弹簧圈或者外科开颅手术的的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动脉瘤颈开口比较大的动脉瘤,如果只是单纯的填塞弹簧圈(图2),弹簧圈并不能稳定的待在动脉瘤中,有可能会脱出瘤腔,影响治疗效果并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对于动脉瘤颈宽大的动脉瘤,传统的介入方法是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然后用一个普通的支架盖在动脉瘤颈上来放置弹簧圈的脱出(图3)。(图2)(图3)而如今有了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很多情况下我们就可以不填塞弹簧圈了,直接在动脉瘤颈覆盖一个Pipeline支架就可以了(图4)。血流导向装置应用于动脉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瘤颈处支架的内膜化使载瘤动脉得到修复重建(也就是动脉瘤会自己慢慢变小,消失)(图5),通常该过程发生在术后数月至1年内。所以,正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在分别在术后六个月,一年,两年的时间点进行复查。四.病历展示病历1:张某,53岁,女,左侧M1段夹层动脉瘤病历2:李某,52岁,男,右侧M1段夹层动脉瘤。17医院弹簧圈栓塞术后半年复发、医院夹闭术后半年仍残留,最后来我院采用PED治疗,5个月复查痊愈。病历3:杨某,47岁,女,左侧M1段夹层动脉瘤,17年于医院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复发,最后来我院采用PED治疗,6个月复查痊愈。病历4:石某,男,28岁,“头痛9月余”,外院检查发现A2段夹层动脉瘤,多次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复发,最后来我院采用PED治疗,3个月复查痊愈。病历5:吴某,女,48岁,体检发现动脉瘤10天,6个月复查痊愈。病历6:费**,男,40岁,左侧大脑中动脉夹层动脉瘤夹闭后复发病历7:黄*,男,64岁,左侧大脑前动脉动脉瘤,行PED+Coils治疗病历7:宋**,男,59岁,头疼半月余,发现胼缘胼周动脉瘤,合并顶叶AVM病历8:刘**,男,16岁,“头痛发现动脉瘤40天”,P1-P2段夹层动脉瘤病历9:崔**,男,38岁,“突发头疼半年余”,P1段夹层动脉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