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作为一种罕见化学感受器瘤,易累及颈动脉及颈部重要颅神经,且肿瘤血供丰富,手术中极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和颅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在近期召开的相关学术会议上,来自医院血管外科的王深明教授分享了有关颈动脉体瘤的治疗的体会。
颈动脉体瘤概述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罕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亦称颈动脉体瘤副神经节瘤。其生长缓慢,绝大多数是良性,少数为恶性(恶性率<5%),亦可能影响内分泌功能。颈动脉体瘤好发于青中年人,无性别差异,以散发为主,部分具有家族遗传性。散发病例中,双侧发病率约5%;家族性发病者双侧发病率约32%。
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历史
年,Haller首次描述了颈动脉体瘤。
年,Reigners在尝试切除颈动脉体瘤过程中患者因出血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死亡。
年,Maydl成功剥离颈动脉体瘤,患者存活,术后出现失语和偏瘫。
年,Scudde成功切除瘤体,保留受累颈动脉及颈部重要神经(术后未出现神经并发症)。
年,Shamblin根据瘤体与颈动脉的关系,将颈动脉体瘤分为3型,并沿用至今。
颈动脉体瘤Shamblin病理分型
根据肿瘤累及颈动脉的程度将颈动脉体瘤分为三种临床类型:
ShamblinⅠ型:肿瘤小,局限于颈动脉分叉内,很容易与颈动脉分开;
ShamblinⅡ型:肿瘤包绕颈动脉,侵犯颈动脉外膜,未侵及血管壁,粘连甚多,但可分开;
ShamblinⅢ型:肿瘤包绕颈动脉,侵犯颈动脉血管壁,很难与颈动脉分开。
颈动脉体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是颈动脉体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颈动脉体瘤生长缓慢,以往对手术治疗曾有争论,现在多数专家学者赞同早期手术治疗。如不切除肿瘤,75%无症状患者会逐渐出现症状,最高可有30%死于肿瘤侵袭和播散,故应早期切除。
颈动脉体瘤,特别是ShamblinⅢ型或高位病变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由于手术水平提高,总的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
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难点和解决方式
难点
(1)血供丰富,出血量较大;
(2)肿瘤常累及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易导致颈动脉损伤;
(3)肿瘤包绕颅神经,无法分离,易导致颅神经损伤。
解决方式
(1)术前瘤体供血动脉的处理
术前腔内栓塞颈动脉体瘤的供血动脉。按肿瘤大小、局部血循环情况,术前运用超声技术进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可有效减少肿瘤血供,缩小肿瘤,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对预防颈内动脉损伤有重要作用。
(2)颈动脉重建
颈动脉体瘤术中颈动脉损伤较常见。如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损伤,处理不当则会发生脑梗塞及偏瘫,是颈动脉体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颈动脉体瘤术中颈动脉损伤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
常见原因
(1)ShamblinⅢ型包括部分ShamblinⅡ型病变,病变包绕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与颈内外动脉粘连严重或恶性病变侵犯血管,术中分类切除颈动脉体瘤时无可避免累及颈内动脉和(或)颈外动脉。颈外动脉损伤破裂可视情况延迟或不予处理,但颈内动脉损伤破裂必须认真处理。
(2)瘤体巨大或高位病变(直达颅底),颈内动脉颅外段过短、无法分离,切除肿瘤时,颈内动脉将无法保留。
(3)由于操作因素,术中分离肿瘤时,不慎将颈内动脉损伤。
预防处理方法
(1)努力提高手术水平,操作精细,减少术中人为损伤颈内动脉。
(2)术前认真评估脑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大脑Willis环代偿情况、肿瘤累及颈动脉的程度。
(3)预防颈动脉体瘤术中颈内动脉损伤和脑梗塞是手术的重要步骤。
颈动脉体瘤手术相关技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可采用DSA球囊封堵颈内动脉,评估瘤体血供(供瘤血管来源: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甚至椎动脉、甲状颈干等)、评估脑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了解大脑Willis环的代偿情况、评估患侧中枢神经在术中对缺血的耐受力。
术前Matas运动
手指压迫阻断患侧颈总动脉以阻断血流,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头晕、恶心等脑缺血症状,如无特殊不适,可逐日增加压迫时间(5min、10min、20min、30min),每日压迫1~2次,促进Willis环侧支循环建立,提高术中大脑对缺血的耐受。
评估侧支血供的代偿情况
年Hays术中阻断颈总动脉后测量颈内动脉残压发现,若阻断颈总动脉后颈内动脉残压≥6.6kPa可以耐受颈内动脉阻断甚至结扎颈内动脉,脑部并发症发生率仅6%。医院认为:阻断颈总动脉后颈内动脉残压>8kPa可以耐受颈内动脉阻断甚至结扎颈内动脉(未发生脑部并发症)。
颈动脉转流管的使用
如术中发生颈内动脉损伤可置入颈动脉转流管,保证脑部血供,防止脑卒中发生。
颈内动脉重建
(1)自体动脉重建
患侧颈内动脉迂曲,切除颈动脉体瘤后,尚可残留足够长度的管腔。颈内动脉远端、颈总动脉的断端吻合。如颈内动脉侵犯,颈外动脉良好,可将颈外动脉吻合于颈内动脉远端。
(2)移植血管重建
移植血管主要是自体大隐静脉、颈外静脉和人工血管。由于颈内动脉直径较小,使用人工血管移植其远期通畅率较低。因此提倡使用自体血管作为移植血管。
切断下颌骨
肿瘤巨大高达颅底,可断开下颌骨,增加暴露空间,以利于完整切除肿瘤和血管吻合。
肿瘤切除并颈内动脉结扎术
颈内动脉颅外段无法分离或过短,颈内动脉重建不可行时,可行瘤体及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切除。但风险大,中枢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率明显升高。结扎颈内动脉可能导致脑卒中,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3%~50%,死亡率为14%~64%。因此更需术前准备评估大脑Willis环情况,并促进Willis环侧支循环建立。
术中保护颅神经
在切除方向上,从瘤体的远端(近颅端)开始分离,充分暴露颅神经,尽可能减少颅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