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医院举行首届介入学术沙

近日,医院举行首届“外周介入学术沙龙”,围绕“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急性脑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主题展开探讨。导管室副主任姚志敏主持会议。

副院长周庆明应邀出席并致辞,感谢与会专家支持与鼓励。医院介入学科开展情况,希望导管室以学术交流为契机,医院绩效改革关于手术微创化要求,医院周边人群的生命健康。

会上,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佟小强教授,医院血管外科卞策教授,医院介入科吴卫平教授,医院血管外科张童教授,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剑、普外科主治医师侯高峰参会并发言。

医院副院长周庆明致辞

医院血管外科张童教授分享

会议上半场,主要围绕下肢介入技术展开讨论。来自医院血管外科的张童教授分享了《矩阵球囊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治疗优势》,系统阐述了矩阵球囊的先进理念和工作原理。该技术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中最大限度避免血管内膜大范围撕裂形成夹层,避免支架植入,从而达到“零植入”的介入新理念。

医院导管室副主任姚志敏主持做《逆向技术在股浅动脉长段病变中应用》分享

姚志敏做《逆向技术在股浅动脉长段病变中应用》精彩分享。医院外周介入团队近年来在复杂和困难的股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案例中,使用腘动脉穿刺技术完成血管再通的治疗经验。与会专家对姚志敏团队在疑难病变介入治疗中表现出的耐心、责任心和工匠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侯高峰分享《一例下肢介入治疗病例引发的思考》

普外科侯高峰医师分享《一例下肢介入治疗病例引发的思考》报告,对于一例炎性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各种治疗在短期难以快速起效的情况下,通过活动期药物维持,恢复期有限干预,在长达7年的随访和治疗中逐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打通患者闭塞的股、腘及膝下动脉,改善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成功保留患者肢体,避免了截肢的严重后果。

会议下半场围绕脑梗死急性期介入治疗话题展开讨论。在高级卒中中心建设中脑血管取栓技术是重要的一环,体现了卒中中心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救治水平和治疗能力。

医院吴卫平教授做分享

吴卫平教授分享《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的病例分享》,总结了医院近年来在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的经验。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剑做《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腔内治疗》分享

李剑以《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腔内治疗》为题,分享了急性椎基底动脉梗死介入治疗经验,总结了相关询证医学证据,医院近3年在高级卒中中心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佟小强教授在总结中强调,本次学医院之间相关科室的交流,分享了先进的技术及治疗经验。

据悉,医院导管室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肿瘤介入、消化系统疾病介入、呼吸系统疾病介入、妇产科介入、血液透析通路等介入手术,累积开展外周介入手术余台。目前,导管室能够开展下肢动脉长段闭塞开通、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夹层、梗阻性黄疸、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等高难度手术,极大的改善了患者预后,给周边居民百姓提供了优质医疗服务。

(杨柳张建房)

身心护佑健康同行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y/108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