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诊断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瘤內血

作者:张静

病例:

患者男性,6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就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如下:各房室内径大小正常。距主动脉瓣环约40mm处升主动脉前壁连续性中断,形成破口,破口宽约25mm,周围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假性动脉瘤,瘤腔内可见实质性不均回声环绕,厚约33mm(图1、图2、图3)。CDFI检测:瘤腔内血流与主动脉相通,血流缓慢,呈自发显影(图4)。超声提示:考虑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内血栓形成。

图1升主动脉前壁连续性中断,形成破口

图2长轴切面显示假性动脉瘤及瘤腔内血栓形成

图3短轴切面显示假性动脉瘤及瘤腔内血栓形成

图4CDFI显示收缩期主动脉腔内血流进入瘤腔

讨论:

主动脉瘤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三种类型。假性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壁有部分或全层破裂,血液溢出血管外被周围组织纤维化包裹形成的囊性搏动性血肿,因其非真性动脉扩张所致,故称假性动脉瘤。瘤体的外层壁很薄,瘤体腔内常有附壁血栓。容易破裂造成大出血,后果极为严重。假性动脉瘤约占全部主动脉瘤的1%~8%,多发生于腹主动脉,发生于升主动脉者少见。

假性动脉瘤的主要形成原因有以下四方面,一、创伤:多见于胸部钝性损伤,升主动脉损伤破裂后,先在周围软组织形成局限性搏动性血肿,以后逐渐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包裹,血块液化吸收,形成假性动脉瘤。二、感染:在心内膜炎或细菌性败血症时,耐药的葡萄球菌或沙门氏菌可经血液循环侵蚀破坏动脉壁,首先在主动脉壁形成炎症病灶,在此基础上形成动脉瘤。三、大动脉炎:中膜以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细胞损害为主,继发内膜和外膜广泛性纤维增厚,在此基础上出现炎性的浸润,以至产生动脉瘤。四、医源性因素:如导管检查创伤或心脏手术等原因引起。

假性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主动脉壁出现连续性中断,其外周有一液性暗区的腔室包绕。瘤壁由血栓和周围组织所构成,厚薄不一、回声不均,与主动脉壁不延续。瘤腔通过主动脉壁上的连续性中断处与主动脉腔相通,瘤腔内可见云雾状影或血栓形成。CDFI可见收缩期主动脉腔内血流进入瘤腔,舒张期瘤腔内血流进入主动脉。

鉴别诊断:要与真性动脉瘤加以鉴别,真性动脉瘤瘤壁由主动脉壁构成,瘤壁回声与主动脉壁相同。而假性动脉瘤的瘤壁由血栓和周围机化软组织构成,其厚度、回声强度与主动脉壁差异较大。瘤腔与主动脉腔相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y/109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