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神经介入专栏分叶状前交通动脉瘤栓

?分叶状前交通动脉瘤栓塞?

女性,37岁,突发头痛呕吐1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活动自如,颈抵抗(+),H-H1级。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

正位造影可见前交通部位一个小动脉瘤,双侧大脑前动脉均由右侧优势供血。术中需要保住前交通动脉

对侧颈内造影大脑前动脉不显影

三维重建图像出来后展现动脉瘤全貌,朝向左上方的小泡应该是本次破裂的地方,破口位于动脉瘤颈部。朝向右下的动脉瘤应该是瘤体,小而浅。一个动脉瘤两个分叶朝向相反,瘤颈宽,要保留前交通,瘤颈处破裂。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治疗计划:1.工作角度,第一个角度用来前交通动脉放置支架微导管,第二个角度观察上分叶,第三个角度观察动脉瘤体(这个角度不好选,始终被A2遮挡)2.栓塞导管塑形,分两部分填塞,第一次塑S型进入上分叶,释放支架,如果运气好可以一次塑形填塞上下两分叶。但两个分叶角度相反,估计需要再次塑形填塞,第二次进入就需要穿越支架网眼。越想越难,方案定好干就完了。

通过前交通的工作角度

填塞上分叶的工作角度

拟使用更柔顺适合于小血管的Atlas支架,所以使用XT-17管径更小的微导管通过,把握性更大。

SL-10S塑形,微导丝辅助下自动跳进上分叶瘤腔。

栓塞导管头端在瘤腔内稳定,这样填塞弹簧圈时更有利于成篮和后续致密栓塞。

3.0*21Atlas支架到位

支架释放后,栓塞导管稍微退出一点

调整后target3*6成篮

成篮后感觉微导管向后顶的有点厉害,第二枚保守一些选了2*4希望后续填塞更致密些。2*4全部填入上分叶瘤腔。第三枚选择2*8希望一部分填入上分叶,一部分被挤入下分叶,这样弹簧圈更稳定,运气好就可以不用再上微导管穿越支架网眼了。

第三枚弹簧圈有一半进入上分叶,一半进入下分叶,第四枚选择1.5*4无论如何调整均向前交通动脉突出,支架网眼大?微导管头端指向不好?

好运气还是不跟我们在一起,重新微导管C字塑形,重新选择工作角度穿支架网眼,进入下分叶,填塞弹簧圈。

术后造影动脉瘤致密栓塞,前交通动脉保持通畅

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相较于颈内动脉,甚至一部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仍有不小的难度。由于前交通复合体形态复杂,变异较多,存在优势供血,C7-A1-AcoA-A2血管分支走行角度均大于大脑中动脉分叉或其他部位动脉瘤。治疗过程中对支架的要求,对弹簧圈栓塞的要求,对工作角度选择的要求更高。

本例患者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呈分叶,瘤颈处破裂,瘤体小而浅。术前也充分预估了手术的困难,在做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体会。当然更好的支架,更柔顺的弹簧圈,这些材料学的进步让更多手术方案更好的实现。

术者介绍

粉丝福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y/113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