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

作者:尹桂亭

来源:中国实用医刊年4月第43卷第8期24-25页

目的探讨假性动脉瘤采用影像学方法的诊治效果。方法选医院年5月至年5月收治的假性动脉瘤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诊治资料。结果3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发生部位:锁骨下动脉3例,颈总动脉1例,胫前动脉1例,胸主动脉l例,股动脉6例,肾动脉7例,臀下动脉l例,肝动脉1例,臀上动脉1例,胃十二指肠1例,阴部外动脉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1例,阴部内动脉3例,肱动脉1例,胰十二指肠下动脉1例。栓塞治疗16例,无造影剂外溢,肿块变小、变软,病情稳定、立即止血、永久性治愈的目的。14例外科手术者均治愈。结论临床针对外伤性动脉瘤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定位最准确,假性动脉瘤采取介入手段治疗,可取得理想预后,特别是病情危重者,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临床针对假性动脉瘤处理时,以往多应用外科手术手段,可防致命性破裂事件发生,但在瘤体部位解剖复杂,瘤体巨大,大血管受损等致手术实施棘手时,应用介入放射学,可取得较佳效果。本研究选取假性动脉瘤患者30例,就其影像学诊治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3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男22例,女8例,年龄25-79(53.2+2.3)岁;病程2-30d。外伤或手术原因:闭合伤13例,刺伤15例,急性胰腺炎2例。临床表现:局部有肿块或痛性结节,有增大倾向,肿块局部有搏动感,质韧。

1.2方法:①影像学检查:针对病变区,均应用Seldinger法行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超声检查21例;CT检查5例;MRI检查1例。②介入和手术治疗:经造影检查掌握假性动脉瘤破裂口和供血动脉,选择合适的栓塞物如闭塞球囊、明胶海绵、钢圈等;先实施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其中明胶海绵和钢圈联合栓塞或钢圈栓塞治疗16例,另14例应用外科切除、修补、人造血管移植治疗,其中先闭塞球囊导管,使血流暂时阻断,后实施修补术3例。

2结果

2.1影像学特点:本次选取的30例假性动脉瘤,发生部位:锁骨下动脉3例,颈总动脉1例,胫前动脉1例,胸主动脉1例,股动脉6例,肾动脉7例,臀下动脉1例,肝动脉1例,臀上动脉1例,胃十二指肠1例,阴部外动脉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1例,阴部内动脉3例,肱动脉1例,胰十二指肠下动脉1例。DSA对损伤动脉壁进行观察,有断裂、破裂现象,造影剂出现外溢,可法行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超声检查21例;CT检查5例;MRI检查1例。②介入和手术治疗:经造影检查掌握假性动脉瘤破裂口和供血动脉,选择合适的栓塞物如闭塞球囊、明胶海绵、钢圈等;先实施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其中明胶海绵和钢圈联合栓塞或钢圈栓塞治疗16例,另14例应用外科切除、修补、人造血管移植治疗,其中先闭塞球囊导管,使血流暂时阻断,后实施修补术3例。

DSA对损伤动脉壁进行观察,有断裂、破裂现象,造影剂出现外溢,可建术及假性动脉瘤切除术;②近、远段结扎术及假性动脉瘤切除;③动脉修补术及囊状动脉瘤切除等。可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出血、吻合口狭窄、感染等并发症。因手术创伤大,操作过程中有较大风险,可伴发休克、破裂出血、局部感染等,病变部位深、瘤体大、解剖结构复杂,限制了手术的实施。(2)介入治疗:因假性动脉瘤病例有手术、外伤史,伴破裂出血和局部感染,部分患者病情严重,可伴发心肺功能不全、休克等高危状态,此外有患者解剖结构复杂、病变部位深、瘤体较大,实施手术较为困难,此种情况下,可发挥介入治疗的优势:①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操作;②保留侧支循环;③解剖结构复杂,病变部位深,瘤体较大,出血区域较难行手术切除或伴感染时,仍可应用栓塞方案。采用介入手段治疗,具微创、安全、简便特点,患者通常可耐受,完成后可立刻止血,达到永久性治愈、稳定病情的目的。为救治假性动脉瘤危重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也为外科手术治疗难度较大的患者提供了实施手术的条件。介入治疗一般采用可脱离球囊、弹簧钢圈、明胶海绵等做材料,包括载瘤动脉栓塞、带膜支架直接闭合瘘口、支架与钢圈或球囊联合闭合瘘口等方法,术中注意操作轻柔,测定瘤动脉位置,选择合适的栓塞物,减少误栓和避免栓塞范围扩大,术后观察局部或肢体血供情况,即了解局部或肢体的脉搏、温度、颜色等,掌握相关脏器功能、大小、形态,做好并发症预防,制定危险因素防范措施,是确保预后的关键,本研究患者均达治愈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外伤性动脉瘤诊断,DSA定位最准确,假性动脉瘤采取介入手段治疗可获得理想预后,特别是病情危重者,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白癜风治疗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by/36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