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表现
患者,72岁,女性,因头痛伴恶心呕吐8h入院,Hunt-Hess分级Ⅱ级。
2、影像学检查
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CTA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DSA: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瘤体最大径12.3毫米,瘤宽6.2,瘤颈宽5.7毫米,瘤体底部两个子瘤,子瘤直径大小分别为3.5毫米、3.1毫米,近端载瘤动脉直径3.5毫米,远端载瘤动脉直径3.0毫米。右侧后交通动脉从瘤体根部发出,右侧椎动脉造影可见大脑后动脉显影。
3、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大型动脉瘤。
4、治疗
(1)治疗策略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2)材料及药物
●6F动脉鞘;
●4F单弯导管;
●6F导引导管(NAVI,ev3);
●0.inch导丝(Terumo,Somerset,NJ);
●弹簧圈微导管Echelon10;
●支架微导管Rebar-18;
●0.inch微导丝(Traxcess14);
●自动锁紧Y阀,三通;
●支架,支架解脱器,解脱线:Solitaire4mm/20mm;
●弹簧圈Axium10mm/30cm,Axium6mm/20cm,Axium6mm/10cm,Axium3mm/8cm,Axium3mm/6cm,Axium2mm/8cm,Axium4mm/8cm,Axium4mm/8cm,Axium3mm/6cm,Axium3mm/4cm×2,Axium2mm/6cm,Axium2mm/4cm×3,Axium2mm/2cm×3;
●造影剂
●肝素
●阿斯匹林,波立维
(3)手术过程
术晨阿司匹林毫克、波立维毫克口服,气管插管全麻,全身肝素化。于右侧股动脉置入6F动脉鞘,造影见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大小约12.3×6.5毫米,瘤颈宽约5.7毫米,形态不规则瘤体顶端有两个子瘤大小分别为3.5×3.2毫米、3.1×3.0毫米。根据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瘤的角度,将支架微导管(Rebar-18)头端塑性成小单弯,栓塞微(Echlon10)导管塑性成单弯。以同轴导管技术将6FNavi超选入左侧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工作角度路图下用微导丝(Traxcess14)导引支架导管Rebar-18超选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在微导丝的导引下将栓塞微导管,成功超选进入动脉瘤,微导管头端位于动脉瘤体,经微导管将EV3Axium10.0mm×30cm3D弹簧圈一枚送至动脉瘤体,成篮良好,解脱弹簧圈,再将EV3Axium6.0mm×20cm3D一枚,EV3Axium5.0mm×10cm3D一枚,EV3Axium3.0mm×6cm3D两枚,EV3Axium3.0mm×8cm2D一枚,EV3Axium2.0mm×8cm2D一枚,送至动脉瘤体,回撤栓塞微导管至动脉瘤近端栓塞,将EV3Axium4.0mm×8cm3D一枚经栓塞微导管送至动脉瘤体部分释放,经rebar-18将solitaire4×20mm支架送至载瘤动脉,释放辅助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继续释放EV3Axium4.0mm×8cm3D弹簧圈,成篮良好,解脱弹簧圈。再依次将EV3Axium4.0mm×8cm3D一枚,EV3Axium3.0mm×6cm3D一枚,EV3Axium3.0mm×4cm3D两枚,EV3Axium2.0mm×6cm2D一枚,EV3Axium2.0mm×4cm3D三枚,EV3Axium2.0mm×2cm3D三枚,共19枚弹簧圈送至动脉瘤体内,致密填塞,载瘤动脉通畅。退出微导管,解脱Solitaire支架,造影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通畅。
工作角度DSA
术前正位DSA
术前侧位DSA
术后工作角度DSA
术后工作角度非剪影DSA
术后工作角度透视
术后正位DSA
术后正位非剪影DSA
术后正位透视
术后侧位DSA
术后侧位非剪影DSA
术后侧位透视
术后三天常规复查头CT
(4)术后处理
术后双联抗血小板三个月(阿斯匹林mg/d,波立维75mg/d),后改为阿司匹林mg/d终身服用。术后3/6/12/24个月复查DSA。
每一个栓塞的动脉瘤都是被术者注入了灵魂,神经介入医生对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大小、瘤颈宽度、载瘤动脉及血管径路反复斟酌与分析,把知识与智慧、创新与基础完美结合融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化介入栓塞治疗方案。
动脉瘤栓塞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一枚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都要经历严格的术前准备,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专注个体化栓塞颅内动脉瘤六年,用专业知识挽救生命,打造个体化栓塞治疗理念,将家属的要求与学科的标准作为治疗的来源,走个体化治疗路线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栓塞治疗方案。
————医院神经介入科————
有一种手术叫无需开刀
有一种手术叫微创治疗
有一种手术叫穿刺插管
有一种手术叫介入治疗
有一种手术叫介入栓塞
一生一次的选择,一次一生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