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天气寒冷,血管骤然收缩引起血压突然升高,致使发生脑动脉瘤破裂的几率大增。
“脑动脉瘤出血非常危险,第一次破裂死亡率高达20%-40%,三陆脑科唐宗椿主任指出,“近期天气骤冷,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出血患者也明显增多。”
患者:刘女士62岁以突发意识不清5小时,于-11-18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
术前头颅CT
-11-18行术前脑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所见:左颈内动脉动脉造影见:前交通动脉段见大小约为4.2mm*7.8mm囊状突出,形状不规则,指向复杂,余分支血管充盈良好,走形自然。
经急诊全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诊断为:前交通动脉瘤
患者急诊全麻下行动脉瘤夹闭术,由于动脉瘤体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指向属复杂指向,横跨于前交通动脉,同时累及A1A2,故用两个迷你动脉瘤夹对接夹闭,最后检查发现瘤颈略有残留,又补一个迷你夹,共用三个迷你夹夹闭完成。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安返监护室。
临时阻断双侧A1同侧A2后,暴露出动脉瘤指向后上的部分
进一步暴露出指向后下的部分
夹闭动脉瘤指向后上的部分
用三个迷你动脉瘤夹对接,完全夹闭动脉瘤
三陆脑科唐宗椿主任:脑动脉瘤之所以被称为“不定时炸弹”,是因为它不见得必然“爆炸”,应当说相当一部分动脉瘤还是能够和人终生和平共处的。据报道脑动脉瘤的尸检率还是挺高的,在0.2%到4.5%,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年发病率仅为10.5/10万。但是,“炸弹”毕竟是“炸弹”,一旦爆炸,则往往产生灾难性后果。
大部分脑动脉瘤是在发生破裂出血或压迫症状后才被发现的。但也有的人会由于头痛、头晕前来就诊,做了各种检查后意外发现脑动脉瘤;还有的人平时没啥症状,健康体检发现长了脑动脉瘤。那么查出脑动脉瘤是不是应该马上手术?有没有其他选择?
关于脑动脉瘤的手术时机,目前虽有一些争议,但基本上已达成共识,笼统地讲就是:对于破裂性脑动脉瘤,一旦确诊就应急诊处理;对于非破裂性动脉瘤,如有颅神经麻痹等压迫症状则应限期手术,如无症状则可择期手术或保守观察。
要回答未破裂动脉瘤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破裂出血的问题,就要了解未破裂动脉瘤形成、发展和破裂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以及不可改变的危险因子。吸烟、高血压等是可改变的因素,年龄、性别和基因等是不可改变的因素。专家提醒未破裂脑动脉瘤患者:
戒烟的重要性;
应该监控血压,系统正规治疗高血压病;
随访发现进行性增大的未破裂动脉瘤,其破裂风险会增大,应积极手术治疗;
患者既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提示其它部位的未破裂动脉瘤也会有较高的出血风险,应该积极手术治疗,有脑动脉瘤家族史的患者,即使未破裂动脉瘤较小,仍需考虑手术治疗;
未破裂动脉瘤所致的颅神经麻痹往往是破裂先兆,是早期治疗的指征。
三陆脑科唐宗椿主任特别提醒
对无症状动脉瘤的手术适应症:
一般来说直径<5mm、形态规则的无症状动脉瘤可以动态观察,随访手段包括MRA和CTA这些无创性检查。以下情况可能建议积极手术:
(1)动脉瘤直径≥5mm;
(2)形态不规则;
(3)手术治疗预期风险和难度不大;
(4)直径<5mm的动脉瘤应根据其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情况等综合判断,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推荐积极干预:动脉瘤伴有子囊,多发,位于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后循环,患者预期寿命>10年,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有家族史,或需长期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5)随访观察期间动脉瘤有增大趋势。
总而言之,具体到患者个案来讲,其偶然发现的无症状动脉瘤毕竟有远期出血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破裂则后果较严重,所以到底要不要进行干预性处理,还需临床综合考虑,包括医患之间的充分沟通。
唐宗椿主任:技术6级,文职4级,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在神经外科工作的20年中,对脑肿瘤、脑外伤、脑出血及脑血管病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从年在宝鸡地区率先开展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及开颅手术治疗,救治了大批病人,填补了本地空白,目前在宝鸡地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北京请问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