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
患者中年妇女
因“突发头痛5小时”急诊入院。
患者自诉于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伴呕吐数次,非喷射状呕吐,均为胃内容物,无四肢抽搐,无畏寒、发热,医院治疗,行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我科,自患病以来,患者欠清,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偶有血压偏高,未规范治疗
BP:/87mmHg
神经系统:神志清醒,精神差,查体不作;无言语,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运动、双侧视力、视野正常。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鼻唇沟无变浅,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四肢肢体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初步诊断:1.蛛网膜下腔出血;2.高血压病。
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DSA: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双侧后交通开放
手术方案: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宽颈;传统支架辅助技术需通过后循环将支架置入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支架在颈内动脉形成网格,容易血栓;计划采用LVIS支架灯笼技术,在保护后交通动脉同时保持颈内动脉血流顺畅!为了促进动脉瘤愈合和降低动脉瘤复发,采用纤毛圈和膨胀圈栓塞。材料通路:ENVOY6F
支架导管:Headway21
支架:Lvis4.5x20
弹簧圈微导管:Echelon10
微导丝:Traxcess14
弹簧圈:AXIUMPGLA、MicroventionHydroFrame
微导管塑J形、可自动进入动脉瘤
支架半释放,填入AXIUMPGLA2D2x2;推挤支架在瘤颈口形成“灯笼”状,保护后交通动脉及颈内动脉。
填入MicroventionHydroFrame2D2x3,残留5mm左右在颈内动脉侧壁。
最后减张释放支架。
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无显影抗凝抗聚肝素化:肝素35mg(标准量80%)
抗聚:支架到位时替罗非班5ml静脉团著,静脉微泵5ml/h;次日标准量双抗与替罗菲班重叠4h。
术后第二天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明显吸收,患者清醒,无手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