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Neurology杂志发表了一例由美国学者Siegler等报道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快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病例描述
15岁男性患者,主因突发头痛、意识丧失来诊。
既往有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史。发病之前无创伤史。
头颅CT扫描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图A)。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患者存在已知的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在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的患者中存在与卒中相关的moyamoya样动脉病),同时存在右侧新发的椎动脉加夹层,且血管造影证实这一点(图B~D)。
图1(A)发病时头颅CT表现。黑色箭头标识的为脊髓周围蛛网膜下腔高信号,疑似出血。(B)发病前2年头颈部MRA显示双侧颈内动脉狭窄。(C)住院期间头颈部MRA显示右侧椎动脉V4段变细,提示为夹层。(D)右侧椎动脉DSA显示血管腔变窄,夹层表现
讨论
本例患者既往做MRI检查均未发现椎动脉异常。正常情况下,与其他动脉节段相比,椎动脉V4段发生夹层的风险最低。然而,由于其位于颅内,故V4段夹层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且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表现类似。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年发病率约为1~1.5/10万,好发年龄多为40岁以上,男性略多于女性。但本例患者为青少年男性,较少见。
椎动脉V4段位于颅内段的近心端,易于受到头部运动导致的剪切力的损伤。同时,颅内血管外膜薄,中膜弹性纤维少,外弹性膜发育不全,且缺乏周围组织支持,是此处夹层动脉瘤容易破裂导致SAH的原因。
编辑
李晴
投稿及合作
liq
dxy.cn儿童白癜风的原因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