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脑病科神经介入团队顺利完成
我院首例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栓塞术,
“拆弹成功”
78岁患者脑动脉瘤破裂化险为夷。
标志着我院进入神经介入微创治疗的新时代。
病例回顾市民陈婆婆(化名),78岁,因头痛、呕吐2小时,家人紧急送到我院就诊。急诊科医生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经CT检查,明确有颅内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病情危急,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脑病科介入团队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在导管室为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经DSA造影明确位置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
患者年龄偏大,动脉瘤部位深,体积大,瘤颈较宽,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不然可能会导致进一步出血,患者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但由于患者血管迂曲,不易行开颅手术。
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后,脑病科神经介入团队快速制定手术方案决定为患者进行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通过“小创伤”的解决患者的“大难题”,但这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则会引爆患者脑中“定时炸弹”。
最终在神经介入团队、ICU、麻醉科团队及影像科团队多学科联合配合下,手术成功完成,逆流而上,顺利“拆除”颅内的“定时炸弹”,彻底解决了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目前,患者解除病情危急逐渐好转,已进入后续康复治疗。
术后,患者神情语晰,四肢活动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经常听身边的人说到,
有的人之前好好的,
突然就不行了,
是不是很可怕?
高致死率的颅内“定时炸弹”脑动脉瘤,到底有多恐怖?
科普一下
颅内动脉瘤多发于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俗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它的发生率较高,居于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三位。一般在人群众的发生率为2%-5%,常发生于中年人。脑动脉瘤突然破裂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一旦破裂第一次出血死亡率高达40%,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为60-70%,即使存活,病人的致残率也很高。
颅内动脉瘤在破裂之前,90%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这就是隐藏颅内的“定时炸弹”。80%~90%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因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发现,而再次破裂出血风险很高,预后不良,死亡率高达20%-60%。像这种情况的患者很多,因颅内动脉瘤再出血难以预料,故应尽早检查明确制定治疗方案。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优点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优点适用于绝大部分脑动脉瘤,可以处理任何部位的动脉瘤,而且只在血管内操作,不扰乱动脉瘤周围组织结构,使病人免受开颅手术之苦。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能缩短术后恢复的时间,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对预防术后并发症起到了积极作用。
医院脑病科医护团队在脑血管疾病诊治方面不断提高,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高的健康需求及高品质医疗服务。
目前科室能够开展脑血管造影,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术,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术等手术。
脑病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