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杨某,男,71岁,于2月前因升主动脉瘤行bentall手术+二尖瓣成形术、冠脉搭桥术,术后1周左右患者突发躁动、发热,咳嗽、咳痰,考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抗炎治疗,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压降低,给予相关治疗病情稳定后拔出气管插管。1个月前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率和血压显著下降,患者面色苍白,自主呼吸微弱,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立即予以心肺复苏,并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胸部CT提示:两肺炎症,右侧气胸,给予抗炎、胸腔闭式引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等治疗,于10日病情稳定后再次拔出气管插管。患者长期卧床,反复咳嗽、咳痰,自主咳痰能力差,伤口愈合不良,心肺功能差,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为进行康复治疗收我科。
基本诊断:主动脉瘤、主动脉bentall+MVP+CABG术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肺复苏术后、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消化道出血。
入院后王立中主任带领CCU主任马加贵医师及心脏康复主任张振英医师以及心血管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评估,指导患者的临床及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增加膈肌的活动度、降低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呼吸辅助肌的使用,提高呼吸效率、减少呼吸做功;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同时给予拍背、排痰等改善肺部感染;给予患者一对一床旁徒手训练,协助患者翻身起坐,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密切与临床医生联系交流,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同时锻炼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过近一月的康复综合训练,患者肺部感染得到了明显控制,心肺功能明显改善,咳痰减少,在辅助下可做轮椅以及床旁活动,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抑郁状态也明显好转。生命体征稳定。目前已从CCU转至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
席家宁院长提出的“临床与康复深度融合”战略使一个又一个心脏重症患者重新回归家庭及社会,让每个重症患者不仅仅活下来,还活的更好,心脏康复中心将会继续努力提高心脏康复技术,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