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不是肿瘤,而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腹主动脉局部或多处向外扩张或膨出,动脉管径的扩张或膨出大于正常动脉管径的50%以上为腹主动脉瘤。通常情况下,腹主动脉直径超过3cm可以诊断为AAA。AAA的患病率占主动脉瘤的63%~79%,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之比为10:3,常伴有高血压病和心脏疾病,但年轻人也偶尔可见。

分类

(1)真性动脉瘤

指主动脉壁和瘤壁全层均有病变性扩大或突出而形成的主动脉瘤。

(2)假性动脉瘤

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3)夹层动脉瘤

动脉内膜或中层撕裂后,血流冲击使中层逐渐成夹层分离,在分离腔中积血、膨出,也可与动脉腔构成双腔结构。

病因及发病机制

(1)遗传易感性

多项研究表明,动脉瘤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国外随访发现,15%AAA患者直系亲属中也发生各部位动脉瘤,而对照组例只有2%,P0.。其他研究则表明,AAA发生和多囊肾密切相关,而后者已被证实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2)动脉硬化因素

AAA和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一种为血管扩张,另一种为血管狭窄闭塞,但二者常常是伴发的,而且拥有共同的高危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这些都证明了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瘤的发生密不可分。

(3)各种蛋白酶的作用

动脉瘤的一个显著的组织学表现为中层弹力膜的退行性变,组织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被相应的蛋白酶破坏;局部金属蛋白酶增高,促使平滑肌细胞易位,导致血管中层结构破坏;局部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浓度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4)先天性动脉瘤

最多见的是马方综合征,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表现为骨骼畸形、韧带松弛、晶状体脱垂、主动脉扩张及心脏瓣膜功能不全等。

(5)炎性AAA

炎性AA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外观上动脉瘤壁特别厚,呈发亮的白色,质硬,极易与腹腔内脏器(如输尿管、十二指肠)纤维化粘连。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炎性AAA发病率占全部AAA的5%左右。在危险因素、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等方面,炎性AAA和普通AAA均无明显差异。

(6)感染性AAA

感染性AAA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其发生率不断降低。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感染性AAA致病菌,而结合杆菌和梅毒也可导致主动脉瘤发生。

临床表现

(1)疼痛

疼痛是腹主动脉瘤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约有1/3的患者表现出疼痛。其部位多位于腹部脐周、两肋部或腰部,疼痛的性质可为钝痛、胀痛、刺痛或刀割样疼痛。突然的剧痛往往是腹主动脉瘤破裂或急性扩张的特征性表现。

(2)压迫症状

随着腹主动脉瘤瘤体不断扩大,可以压迫邻近的器官而引起相应的症状,临床上比较多见。

(3)栓塞症状

腹主动脉瘤的血栓,一旦发生脱落便成为栓子,栓塞其血供的脏器或肢体而引起与之相应的急性血管性症状。若栓塞部位为肠系膜血管,则表现为肠缺血,严重者可引起肠坏死。栓塞至肾动脉,可引起肾脏相应部位的梗死,患者表现为剧烈的腰痛和血尿。栓塞至下肢主要动脉时,则出现相应肢体的疼痛,脉搏减弱以至消失,肢体颜色苍白以及感觉异常等。

(4)破裂症状

腹主动脉瘤破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外科急症。病死率高达50%~80%。动脉瘤直径是决定破裂的最重要的因素,直径在5cm以上为危险性动脉瘤。

(5)体征

腹部搏动性包块是腹主动脉瘤最常见、最重要的体征。多数患者自觉心窝部或脐周围有跳动感,约1/6的患者自述心脏下坠到腹腔,这种波动感以仰卧位和夜间尤为突出。

治疗原则及进展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瘤体很小且伴有晚期恶性肿瘤、预期寿命很短的患者。需控制患者的血压到正常水平,以防止动脉瘤的破裂。

(2)手术治疗

主动脉一旦开始扩张,其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手术治疗时其根本治疗方法,可分为主动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置换的开放手术和腔内隔绝介入手术两种方法。目前随着腔内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动脉瘤治疗方法逐渐由开腹、开胸手术转向微创腔内介入手术。

来源:李海燕,景在平,毛燕君,张玲娟,等主编.《血管外科实用护理手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8.19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

.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yy/1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