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区域存在泡沫细胞

病变内无新骨形成,但周边可见薄层反应骨围绕

2 结果

3 讨论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3例,女1例发病年龄最小9岁,最大21岁,平均年龄14岁

对非骨化性纤维瘤的病理诊断也一定要遵循临床、x线及病理三结合的诊断原则切忌单凭病理观察草率做出病理诊断在镜检时,要认真观察病变内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呈车辐状排列的特征性结构同时病变内有泡沫细胞区域存在,也是本病组织学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诊断本病时,还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2 临床表现 3例位于股骨远端干骺端,1例位于胫骨近端干骺端4例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x线病变为1.5cm~4.0cm,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偏于一侧骨皮质的透光区,周边有一狭窄的硬化带其中1例透光区内有骨嵴分隔形成多房表现,但均无骨膜反应

(3)骨的韧带状纤维瘤:本病亦可发生于青少年,多见于四肢长骨干骺端,虽然也由纤维组织构成,但构成肿瘤的成纤维细胞较细小,胶原纤维极其丰富,而不见多核巨细胞及泡沫细胞,且不呈车辐状排列瘤组织内出血亦少见

2.2 镜检 病变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及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形成车辐状结构,伴数量不等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胞体较小,一般含3~10个细胞核有些区域存在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分布常不均匀病变内常有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着部分细胞内亦见含铁血黄素也可见散在分布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邻近病变的正常骨组织,常有反应性骨质增生或骨质吸收现象

(2)动脉瘤性骨囊肿:本病囊壁亦由纤维组织构成,但壁内有多数含血裂隙和窦状血管,并形成特征性彩带结构,且有含陈旧血液的囊腔,可与非骨化性纤维鉴别

1 临床资料

(4)还要注意与骨化性纤维瘤及纤维结构不良相鉴别,骨化性纤维瘤多发生在颌骨,纤维结构不良常发生在股骨、胫骨及肋骨,而这二种病变内均可见新生骨形成这些特点易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相鉴别(责任编辑:施静妮)

2.1 巨检 为局限性骨皮质缺损,骨皮质变薄,呈溃疡状或虫蚀样改变,表现可见多少不等灰白色、棕黄色纤维肉芽样组织,质软易碎或坚韧

(1)骨巨细胞瘤:①非骨化性纤维瘤常发生于青少年,而骨巨细胞瘤常发生于20~40岁成年人②非骨化性纤维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而骨巨细胞瘤则好发于长骨的骨骺部③非骨化性纤维瘤的梭形细胞呈车辐状排列,胶原纤维较多,多核巨细胞较少并且较小,核数也少,瘤组织内无新生骨形成而骨巨细胞瘤的梭形细胞增生较活跃,巨细胞多,体积较大,核的数目也较多,瘤组织内可有新生骨形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yy/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