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突发性头痛要当心,
小心脑动脉瘤“爆炸”!
很多人对脑动脉瘤认知不足,知晓率非常低。但脑动脉瘤一旦发生,常会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突发剧烈头痛,原是脑动脉瘤“爆炸”!
突发剧烈头痛
32岁的刘先生是一名互联网企业高管,最近几天熬夜后,刘先生突然出现了剧烈的头痛症状,伴随着呕吐、睁不开眼。同医院抢救。
经诊断发现,刘先生患上了脑动脉血管瘤。之所以头痛,就是因为瘤体破裂,血液刺激脑组织引起的,若稍微晚一点送过来,很有可能就保不住性命了!
脑动脉瘤就像鼓起的“气球”
脑动脉血管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随时威胁着人的生命。从病理形态上看,颅内动脉瘤相当于脑部血管壁上鼓起的“气球”,这是大脑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所导致。
这些患者在动脉的分叉处血管壁长得比较薄弱,当血压升高时,这些薄弱处就容易鼓出囊状的瘤,但这不是人们常说的“肿瘤”,而是一种血管瘤,被医生形象地比喻为“车胎鼓包”。
动脉瘤常不知不觉地生长出来,症状并不典型,患者甚至可能没有任何感觉。
然而,这就像在大脑里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出血就会有生命危险。
脑动脉瘤有征兆
约有半数病人在动脉瘤发生大量出血之前出现过先兆症状。最常见的是由于动脉瘤开始小量出血,进入大脑蛛网膜下腔,患者突然感到剧烈的头痛,犹如挨了当头一棒,同时伴有剧烈的喷射状呕吐;动脉瘤在未爆之前充血增大,会压迫到邻近的神经组织,引起眼睑下垂、一侧眼睛睁不开、视力丧失以及面部疼痛等症状;亦有患者因血管痉挛而出现头晕等缺血症状。因此,上述动脉瘤疑似先兆出现时,医院的神经外科就诊,这样可有效减少死亡和残疾的风险。
发病群体死亡率很高
过去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年龄多为40-60岁,但是现在年轻人破裂的病例越发多见,这与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有烟酒习惯等有关。
在头部剧烈摆动、猛地弯腰或起身、用力排便等情况下,动脉瘤有可能突然破裂,形成脑出血,大量血液涌入大脑底部,形成颅内血肿,严重时形成脑疝可以致死。饮酒和性生活也会诱发动脉瘤破裂,尤其遇到大起大落的赛事时,心情随进球而变化,导致神经机能失调,促使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结果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更容易诱发脑出血。
一般来说,大多数先天颅内动脉瘤患者可终生安然无恙,只要不破裂发作,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但一旦发作则非同小可,据统计,脑动脉瘤第1次破裂后死亡率为30%,而幸存者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进一步增加,40%-50%的患者会在1个月内发生第2次破裂,死亡率约为70%,若发生第3次破裂,死亡率为%。
预防脑动脉瘤,要注意生活细节
秋冬季是脑动脉瘤破裂多发期,因天气骤然变冷,血管收缩引起血压突然升高,脑动脉瘤破裂的几率增大。天气寒冷时,喜欢晨练的朋友不宜过早出门,出门应注意添加衣物,避免温差悬殊所导致的血压改变。
此外,长期处于过高的工作压力而焦虑、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都可能成为破裂出血诱因。在积极预防脑动脉瘤发生上,应尽可能舒缓工作与生活压力,谨防过度疲劳,调整心理与情绪。此外,有家族史、高血压患者、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酗酒、吸毒等,均是脑动脉瘤患病的高危人群。
重医大附一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