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
近期,医院脑科完成我院首例前交通瘤夹闭手术。患者因突发头痛入院,颅脑CT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行头颅CTA检查示:“前交通动脉瘤”。由于发病急聚,病情危重,脑科血管手术组即组织全体医生进行病情讨论。由于患者的动脉瘤较大形状不规则,并形成假性动脉瘤,随时有可能破裂危及生命,动脉瘤指向复杂(为后下指向),建议急诊实施开颅脑动脉夹闭术治疗,患者于年6月3日在全麻下行“右侧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瘤颈塑形夹闭术+终板造瘘术”,手术操作难度大,需锐性分离出颈内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A1.A2段视神经、视交叉、分离出动脉瘤颈,并塑形后使用专用瘤夹将其夹闭,调整动脉瘤夹位置,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成功排除了这颗随时可能引爆的“不定时炸弹”,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术后恢复:
术后转ICU监护治疗,术后病人清醒,症状明显好转,手术非常成功,无肢体瘫痪症状。
相关医学科普: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由于局部血管异常而产生的动脉壁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约占60%-80%。其危害主要来自于动脉瘤破裂出血、瘤体对周围组织结构的压迫、继发血管痉挛及栓塞等。前交通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O%~40.0%。由于前交通动脉的变异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和指向差异较大,是前循环动脉瘤中处理最为困难的动脉瘤之一,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根据动脉瘤的指向将前交通动脉瘤分为5型:
(1)动脉瘤指向前方,占12.8%。动脉瘤伸向前方位于视神经上面.大型动脉瘤可达到鞍结节上,从翼点入路时阻挡手术者视线,不能看到对侧发育不良的大脑前动脉A2段。
(2)动脉瘤指向上方,占22.7%。瘤顶指向纵裂,在大脑前动脉A2段的前方,可部分埋入额叶的直回.可阻挡对侧大脑前动脉A2段起始处和Herbner回返动脉的观察。
(3)动脉瘤指向后方,占34.4%。动脉瘤夹在两侧大脑前动脉A2段之间。阻挡对侧大脑前动脉A2段的起始部,瘤顶被同侧额叶直回所遮掩。
(4)动脉瘤指向下方,占14.1%。瘤顶突向终板,紧贴下丘脑穿动脉,在大脑前动脉A1段和回返动脉的下方,在处理上最为困难。
(5)动脉瘤复杂指向,占16.0%。动脉瘤多为分叶状,手术较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前交通动脉瘤出血的CT表现有其特殊性,出血范围是以前部纵裂为主,可出现直回血肿,出血进入脑室的机会较多,可向周围的脑池扩展。因此,CT检查可帮助确定出血部位、血肿大小、脑积水和脑梗死,还可帮助判断动脉瘤侧别、部位、预测出血的动脉瘤。CTA不仅可以显示动脉瘤,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明确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而且检查方便快捷,在许多病人可以替代DSA脑血管造影检查。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再出血。我们首选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其优点在于①可直视下夹闭动脉瘤(既可保证载瘤动脉及供血动脉的通畅,同时又完全消除了动脉瘤);②术中可清除大部蛛网膜下腔出血,缓解脑血管痉挛;③术中同时行终板造瘘,解决出血后脑积水问题,避免二次分流手术;④死亡率低(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3%);⑤费用远较介入治疗便宜。
图/文:刘勇
专家介绍刘勇副主任医师
刘勇副主任医师脑科专科医师
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华医学会会员,宜宾市神经外科专委会会员,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具有扎实、系统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专业学术会议,医院神经外科专科进修1年颅内肿瘤、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
研究方向:显微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颅脑创伤、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98
医院脑科简介医院脑科简介:医院脑科(医院技术协作单位)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高精尖的医疗设备,目前开展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系统各种各部位肿瘤、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脊髓椎管病变、神经系统先天畸形、脑积水等各种神经外科手术,在治疗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系统肿瘤、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全脑血管造影、支架置入、动脉瘤栓塞、脑缺血性疾病是科室特色技术,近年来我科将显微技术及微创技术普遍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该技术由于手术精确度高、创伤小、术后病人并发症少、恢复快、取得良好效果。
科室-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