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国内外很多神经介入治疗中心的首选治疗方式。弹簧圈填塞依然是治疗破裂动脉瘤的基石。支架辅助技术不仅拓宽了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症,降低了动脉瘤复发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手术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急性期支架置入后血栓事件的增加与个体化抗血小板聚集对其的影响也存在争议。一期支架辅助致密填塞与分期治疗急性破裂动脉瘤在各个中心不尽相同。。。。。。60+女,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1级诊断:破裂后交通动脉瘤SAH特点:瘤体呈分叶状载瘤动脉迂曲你会选择单纯填塞破裂囊?还是支架辅助下一气呵成?策略:1.单导管填塞远端破裂囊,降低再次破裂风险,增加使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2.支架(2.5*18LeoBaby)辅助下栓塞近端小囊及瘤颈口,降低远期复发率要点:1.微导管需要二次塑形;2.长鞘加中间导管可增加系统稳定性术中材料:2.5*18LeoBabystent一枚,朝日.微导丝,泰杰伟业14微导管两根,泰杰伟业微弹簧圈数枚术前3D-RA
偷懒没用中间导管,6F指引导管在此驻足不前。。。考虑远端为破裂囊,且为窄领,微导管塑形后到位满意,轻松致密填塞。到此也可以收手了,二期处理不为过。如果进一步使用支架:可以更大胆的抗凝抗聚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我们继续。。
撤出栓塞微导管,二次塑形后到位近端瘤囊,支架半释放下辅助填塞近端瘤囊及瘤颈口
填塞满意后,回撤栓塞微导管,完全释放支架。没忘记支架内按摩,便于支架充分贴壁(忽略无图)
术后工作位造影
术后正位造影
术后侧位造影
体会:1.偷懒没有使用中间导管,由于系统支撑性不足(6FEnvoy),第一次释放支架时支架回落。如果有下次,第一时间使用长鞘或则8FGuiding加6F中间导管。2.如果出血量比较大需要外科干预或短期抗凝抗聚禁忌,可先行弹簧圈填塞破裂囊。二期随访再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yy/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