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上期我们主要对什么是颅内动脉瘤以及其临床表现做了一些讲解,那么有什么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去治疗动脉瘤呢?
那这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颅内动脉瘤栓塞!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所谓介入治疗是指利用人体原有的通路(比如血管),在X线的监视下,将导管导丝等器材送到病变组织内部进行治疗的手段。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从大腿根的股动脉穿刺将导引导管送至颈动脉,然后经导引导管将微导管插至动脉瘤内,经微导管向动脉瘤腔内放置栓塞物质(弹簧圈),直至将整个动脉瘤完全堵塞,同时尽量保持载瘤动脉通畅,也可根据病情进行载瘤动脉闭塞。
介入治疗可以使病人避免复杂危险的手术治疗。同时此疗法具有不开刀、定位精确、适应症范围内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优势。
哪些患者适合做介入治疗?
1.未出血的颅内囊状动脉瘤,巨大的、手术难以切除或手术难以接近的动脉瘤(如海绵窦段、眼动脉起始部、椎基动脉系统的动脉瘤),位于脑底部的均可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
2.高龄或全身其他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3.外科手术夹闭失败者。
4.梭形宽颈或无颈动脉瘤、囊状动脉瘤。
如果动脉瘤很小或者动脉瘤较小且瘤颈很宽的患者是不建议进行介入治疗的!
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时有哪些准备?
(1)了解治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顾虑,积极配合。
(2)检查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
(3)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CT等。
(4)了解有无碘剂及麻醉剂的过敏等问题。
(5)术前6-8小时禁饮禁食(麻醉准备)。
(6)穿刺部位常规备皮(腹股沟区域)。
(7)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两路),便于术中用药及抢救。
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患者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全身麻醉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窒息。
2、观察要点注意患者心率、神志、瞳孔及意识状态的变化(麻醉恢复期注意跟患者交流,以便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有无剧烈头痛、呕吐、失语、头晕等症状,特别是动态血压的监测,一般将患者血压控制在较正常血压偏高状态。
3、穿刺肢体观察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扪及足背动脉搏动每小时1次,可嘱患者间断做勾足背运动。因术中全身肝素化,应密切观察穿刺点局部有无渗血,血肿及瘀斑,同时应观察穿刺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与对侧肢体对比。
-END-
下期我们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出院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向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往期知识:颅内动脉瘤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