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在医学界被称为身体内的“隐形炸弹”,那么为什么腹主动脉瘤会有如此凶险的“称号”呢?是什么原因让它听起来如此危险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隐形炸弹”的庐山真面目。
什么是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大的血管,血液由心脏泵出经主动脉和它的各个分支为全身的脏器供血,腹部段的主动脉便称做腹主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囊性变性、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感染、结缔组织病等各种原因,引发动脉中层结构破坏,动脉壁不能承受血流冲击的压力,导致动脉像吹气球一样发生了异常的扩张。
正常情况下腹主动脉的直径为1.5~2.5厘米左右,当动脉直径扩张至3厘米或正常直径的1.5倍时,就称为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好发于男性,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吸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都是常见的危险致病因素。
“身体里的隐形炸弹”
因为腹主动脉位于人体深处,破裂前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多为体检或查体时发现。若未能及时发现疾病,随着瘤体越来越大,动脉壁越来越薄,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就会增加。当患者血压升高、情绪激动或腹内压升高(如用力排便)时,动脉瘤可能发生破裂。类似于气球破裂时气体瞬间逸出,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会瞬间导致大量的血液涌进腹腔,大量血液积在腹腔内,使人体循环血量不足,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可能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85%~95%,非常的凶险。因此一旦发现腹主动脉瘤,应积极入院治疗,与此同时还需注意避免剧烈活动、撞击、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控制血压,以免造成动脉瘤破裂。
那么拆弹的方法是什么呢?
手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方式。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传统术式,但随着“开窗技术”、“烟囱技术”等的成熟和带分支支架及多层支架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原本需要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更加倾向于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是微创手术,创伤和痛苦更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也较少,降低了病人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手术的机会。
该手术将支架或人造血管复合体导入腹主动脉,膨胀后将腹主动脉瘤与血管腔隔绝,促使其逐渐机化、缩小,从而消除瘤体破裂、出血的隐患,达到治愈的目的。
有研究表明,积极筛查可降低45%的动脉瘤发生破裂,并且减少21%~68%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死亡,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降低动脉瘤患者死亡率有着重大的意义,因而建议保持每年至少一次的体检,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为了阻止这个“隐形炸弹”进入身体,预防动脉瘤发生,我们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酗酒,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对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应坚持正确服药,控制三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