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3日,第13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于成都盛大开幕。哈尔滨医院血管外科姜维良教授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胸腹主动脉瘤杂交手术的选择与挑战”。姜教授指出,胸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开放手术、腔内微创手术和杂交手术3种。杂交手术是通过腹部切口重建内脏分支血管,将其供血位置迁移至下方主动脉或髂动脉,
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毛颖教授领衔的“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项目,日前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毛颖教授及其团队开创性地提出脑血流重建新方法,改良常规术式,将死亡率极高的颅内复杂动脉瘤从“难治”变为“可治”,患者预后良好率达到88.2%,神经功能障碍下降至4%,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脑动脉瘤可定义为颅内动脉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出/扩张而形成的薄壁球状物,最常见于动脉分叉,尤其是大脑底动脉环(图1是脑动脉瘤好发部位的示意图)。脑内动脉瘤破裂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故而常常被称之为颅内的“定时炸弹”,一般而言,动脉瘤确立诊断后,建议积极处理。 图
点击上方“湖北省医学会综合职能办”订阅哟!潜江市医学会定于年6月18日(星期六)医院急诊综合楼4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第五十五期医学论坛,即《脑动脉瘤及脊柱脊髓病变手术治疗新进展培训班》,会议将邀医院李俊教授、医院周迎春教授作专题讲座,欢迎全市医学影像专业医务人员、临床医生踊跃参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脑动脉瘤何谓脑动脉瘤动脉瘤是动脉壁的局部异常膨出。动脉某一侧壁或分叉处的局部膨出称作“囊状动脉瘤”(图1)。一段动脉均匀膨出称作“梭形动脉瘤”(图2);发生于脑动脉血管的动脉瘤即为脑动脉瘤。绝大多数的脑动脉瘤生长在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图3),它的发生与局部动脉壁薄弱和动脉内血流、血压异常有
医院微电影节“医院”系列--微电影(3)《重生》本医院自制选送根据真实病例改编,一名脑血管瘤患者由急救医院医院急诊科抢救,患者病情复杂,通过检查和多科室联合会诊,确定开颅手术,抢救过程井井有条,各部门配合默契,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患者出院时已能自己正常行走。通过演绎真实完整的抢救过程,让人们了解突发脑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微创技术,整个过程仅需在病人大腿根部穿刺后导入的导管内完成,不需开颅和暴露脑组织,术中几无出血,不仅效果好,而且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等很多优点。 脑动脉瘤不是肿瘤,是脑动脉壁的局部异常膨出。绝大多数脑动脉瘤生长在脑底部动脉环(Willis环)附近,它的发生与局部动
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颅内动脉瘤是随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高危疾病,该疾病的诊治既需要高端医疗器械(数字减影机、显微镜、显微器械等)又需要技术熟练的专业人员。年5月以来,医院神经外科通过与医院、医院专家教授协作,在我院成功开展开颅动脉瘤夹闭10余例,介入栓塞30余例,填补了我市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医院领先水
脑动脉瘤患者出院后首先应该让病人在心理上保持乐观,避免激动。其次要注意控制血压。此外,术后需进行复查全脑血管造影,定期门诊随访。同时日常饮食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脑动脉瘤手术后的饮食应注意: 1、控制热能的摄入。可使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得到改善。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
动脉瘤介入治疗是指血管介入治疗是在X线监视下,在诊断性血管造影的基础上利用导管技术作各种治疗的措施。随着神经放射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临床后,使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等不少病人避免了复杂危险的手术治疗。此疗法创伤小,病人容易接受。适应证动脉瘤介入治疗适用于:
我县首例脑动脉瘤破裂手术在我院成功完成本月14日,我院成功为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取得圆满成功。今年53岁的患者李方顺来自拜泉县繁荣乡,13日因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被连夜送到我院。经CT初步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少量积血、颅内血肿、脑疝形成。患者呼吸衰竭、处于严重病危
在治疗腹主动脉瘤,究竟应该选择外科手术,还是腔内手术?作者:小池来源:医学界外科频道年8月13日,第13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在成都隆重召开。在大会主题发言环节,发表主题发言,医院赵纪春教授发表题为《复杂主动脉疾病的外科和腔内治疗》,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复杂主动脉疾病中外科治疗和腔内治疗的相关问题。会后
“急诊医师值班日志”为浙江急诊宗建平医生的连载系列文章,从作者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急诊医生的故事,从今天起小编将和大家一起了解这个真实的急诊室。第四十九话,肺炎与腹主动脉瘤的“情节”肺炎与腹主动脉瘤有什么情节,这完全是一个牛头不对马尾的命题,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疾病,引发一个值得思考的
据美国统计,60岁以上人群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为6.5%,每年有大约40万以上人群死于此病,在死因排序列第7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发病率统计,不低于上述数值。而由于长期检查设备和临床诊断技术等原因,这部分病人绝大多数没有被发现,而腹主动脉瘤就像我们体内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来不及抢救即可发生猝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orticaneurysmrepair,EVAR)因其微创性和术后30d内死亡率低等优点,在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能否成功实施EVAR,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髂动脉的解剖情况。髂动脉解剖异常主要包括髂动脉过短、狭窄、闭塞、扭曲及合并髂动脉瘤或者
JAMA临床指南(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腹主动脉瘤被定义为主动脉的前后径至少为3cm。基于人群的超声筛查以及尸检研究表明,在年龄超过50岁的成人男性以及女性中,腹主动脉瘤的患病率分别为4%~8%和1%~1.3%。发生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曾经吸烟以及腹主动脉瘤家族史。腹主动脉瘤在破
腹主动脉瘤的定义是指动脉管壁永久性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通常情况下,腹主动脉直径超过3cm可以诊断腹主动脉瘤(AAA)。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腹主动脉瘤的最常见的病因,其他原因为损伤、感染、先天性动脉中层囊性变及梅毒。常见的症状为疼痛、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腹部可触及搏动性包块;突然的剧烈腹
什么是腹主动脉瘤?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动脉,它直接从心脏发出,将富含氧分的动脉血运送至全身各部。腹主动脉主要向下半身供血,至肚脐水平分为双侧髂动脉,分别向双下肢及盆腔供血。腹主动脉正常直径在1.5-1.8cm左右,当主动脉内的动脉血流持续压力冲击下造成动脉壁局部薄弱部分膨胀或凸出,超过正常值的50%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在其破裂风险中并无重要作用。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动脉瘤一旦破裂,将致出血性卒中,通常的结果为脑损伤或死亡。芬兰研究员分析了终身随访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现约三分之一的动脉瘤出现破裂,其中约四分之一为小动脉瘤。动脉瘤的大小对
最近一段时间做神经外科手术遇到几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主刀神经外科大夫,手术操作误将瘤体夹破或没有分离好的情况下误将瘤体碰破导致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但是我看到老师们的处理上还是有区别的,一次是瘤体破裂大出血后我们紧急加快输血速度,另外开放一条经脉,紧急约血ml,但是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