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

作者:医院超声科编辑:琴音飞雪引言

假性动脉瘤是经临床动脉介入术后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动脉管壁全层破裂出血,血管周围有狭厚的软组织,在破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力,使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血肿机化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称为假性动脉瘤。它不像真性动脉瘤那样具有动脉血管的外膜、中层弹力纤维和内膜三层结构。

假性动脉瘤的表现是动脉附近波动性包块,多为医源性介入操作或有锐器外伤史,超声表现为动脉附近的类囊性回声,内可见低回声的血栓,主要特征是囊内可见红蓝的彩色血流信号,像太极的“阴阳图”,血流频谱呈“来回型”动脉频谱。

鉴别诊断

1.动-静脉瘘是动静脉间异常交通,在静脉内可见湍流的花色血流信号,频谱呈高速低阻型动脉频谱,肾衰透析患者头静脉和桡动脉吻合术后最常见。

2.真性动脉瘤是动脉管壁中层发生退行性变,肌组织和弹力组织变薄,在管腔内动脉血流的压力和不断冲击下,管壁逐渐局限性扩张而形成。

3.动脉夹层瘤不同原因造成主动脉含有弹力纤维的中膜破坏或坏死,在内膜和中外层间纵向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常与高血压、马凡综合征、动脉硬化等有关。

治疗

1.假性动脉瘤自愈者很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包括载瘤动脉结扎、动脉瘤切除端吻合及血管移植、动脉瘤囊内血管修补等。血管内治疗应用可脱球囊、钨丝螺旋圈闭塞动脉瘤腔、载瘤动脉或用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对临近锁骨下动脉的颈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单用手术或血管内治疗有较大困难者,用气囊导管经血管腔内暂时阻断载瘤动脉,再配合手术治疗;对比较表浅的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在确诊后用穿刺针直接穿刺动脉瘤,经穿刺针送入弹簧圈或钨丝微弹簧圈闭塞动脉瘤。

传统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患者创伤大,费用高,手术相对繁复,术后需要相对较长的恢复时间。

2.假性动脉瘤压迫治疗,在动脉穿刺后,及时在穿刺点加压压迫,以足背动脉能触及为准,也可在超声定位下进行,易于压住表浅、早期的破口较小的假性动脉瘤。压迫不及时则出现深筋膜血肿和皮下淤青,如下图所示。

图3假性动脉瘤形成皮下淤血

图4深筋膜血肿

图5血肿压迫静脉导致的软组织水肿

3.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超声发现假性动脉瘤包块内用细针(一般小于20G),穿刺入瘤体内(近瘤顶部)缓慢注射凝血酶约u,实时观察动脉瘤内血流信号减少,观察约1min,也可轻微加压,超声观察见瘤体内血流信号消失。再检查瘤体所在动脉远端的动脉血流情况。

病例:患者女,58岁。左侧股总动脉9F动脉鞘穿刺介入术后,局部形成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听到收缩期杂音,压迫动脉近心侧可使肿块缩小,紧张度降低,搏动停止,震颤与杂音消失,停止压迫后又出现波动性包块,和皮下淤青。超声探及左侧股总动脉浅方可及囊性回声,范围约3.0×1.4×6.0cm,CDFI:其内可见红蓝来回性血流信号,频谱呈来回性频谱,诊断为假性动脉瘤。

图6假性动脉瘤治疗前血流呈太极图样“阴阳征”,频谱呈来回型双向频谱

图7

图8

图7、8注射凝血酶后动脉瘤内血流信号减少,形成云雾状血栓,仅窦道处有血流信号

图9轻微加压后瘤体内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操作流程

1.先于假性动脉瘤之上皮肤处消毒,然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将穿刺针针头插入囊腔内无回声区。

2.向囊腔内无回声区缓慢注入u/1ml凝血酶,同时监控血栓形成,可见无回声区逐渐缩小,至血流信号消失。

3.观察片刻如果部分假性动脉瘤没有完全栓塞,可再次注入凝血酶。

4.当假性动脉瘤完全栓塞后,探查瘤体所在动脉远端动脉是否有血栓形成。

治疗后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等)。患者应在24h内避免剧烈活动,并再次复查超声已确定治愈。

超声引导下经皮假性动脉瘤凝血酶注射治疗术操作简便,耗时较短,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治疗费用方面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且创伤小,可实时监控血栓凝集情况,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易于推广。

超声俱乐部?会员原创

乐工作,享生活!

超声俱乐部(ULSclub)——数万“超人”的掌上家园:我们以不一样的视野,带给您不一样的视界.传播可信赖知识,传递医界正能量。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回复:投稿,了解奖励细则!

发现错误并指出,一处奖励50海豚币。

投稿邮箱:ulsclub

qq.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消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zz/2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