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医生:张子曙教授
拥有美国最高级放射行医执照ABR;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湖南首位影像介入学博士。具有欧美多国放射及介入学10余年工作经历。致力于美国医疗精准化、规范化理念体系的引入,希望对长期从事放射与介入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带来帮助,现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原因中,85%来源于脑动脉瘤破裂!那么,偶然发现的脑动脉瘤,也叫做未破裂的脑动脉瘤(UIA),需要治疗吗?换句话说,哪些UIA破裂风险较小,毋需治疗呢?
脑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因素中,动脉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是否有子囊至关重要。
关于大小,脑动脉瘤分为小动脉瘤,中型动脉瘤,大动脉瘤,和巨大动脉瘤,分别定义如下:
小动脉瘤小于7mm
中型动脉瘤7-12mm
大动脉瘤12-24mm
巨大动脉瘤大于24mm
小动脉瘤的出血风险很低,有的报道甚至为0%。
大于12mm的脑动脉瘤,破裂风险明显增加。
除了大小因素外,脑动脉瘤的发病部位也很重要。
以上图示脑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前循环的动脉瘤破裂风险较低,后循环的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
前循环动脉瘤的定义是: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颈内动脉终末段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
后循环动脉瘤的定义是:后交通动脉瘤,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椎基底动脉交界动脉瘤;
动脉瘤的形态也与破裂风险相关。
总的原则是,动脉瘤越圆越光滑,其破裂风险越低,不规则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增加。
不规则动脉瘤中,尤其带有子囊的动脉瘤破裂风险增加。
左手边是圆形动脉瘤,右手边是带子囊的动脉瘤。
以上为带子囊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动脉开口处。
此外,UIA破裂的风险还包括以下附加因素:
1.年轻患者;
2.SAH病史;
3.SAH家族史;
4.后循环动脉瘤;
5.有子囊的动脉瘤/分叶动脉瘤;
6.高血压患者等;
有了以上信息,我们可以讨论哪些UIA需要治疗。
小于7mm的UIA往往毋需治疗;
大于12mm的UIA往往需要治疗;
介于两者之间的UIA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所谓的根据情况,就是考虑以上6个附加因素。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UIA通常毋需治疗,除非它有压迫症状。因为它位于硬脑膜外,它破裂的后果是颈动脉海绵窦瘘,而不是致命性的SAH。
除了以上提及的风险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增加UIA的破裂风险,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系统,我们推荐下面网站作为UIA破裂风险的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