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血管解剖学习大脑前动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pf.39.net/xwdt/170110/5197605.html

大脑前动脉是颈内动脉两个终末分支中是较小的一支(图1),主要为额顶叶内侧面、尾状核、基底节、胼胝体、及额叶底面供血。它在前后投影上走形简单。它发出前交通动脉后向前行径。在侧位投影上,它围着胼胝体的弯曲前行。大脑前动脉的闭塞可以造成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双侧大脑前动脉的闭塞会造成额叶症状,最严重的症状即为无动性缄默。

1.眼动脉;2.大脑前动脉垂直段(交通后段);3.额底内侧动脉;4.额前内侧动脉;5.胼周动脉;6.胼缘动脉;7.额中间内侧动脉;8.额后内侧动脉;9.旁中央动脉;10.楔前动脉;11.顶内上动脉;12.顶内下动脉

最常用的分段法是将大脑前动脉分为5段(A1-A5)。A1段称水平段或交通前段。此段从大脑前动脉起点水平延伸至于前交通的会合点;A2称垂直段或交通后段;A3为膝段;A4为胼周段;A5为终段。

近侧(A1-A2)段:A1段在视神经或视交叉上方内走形,A2段在半球间裂内上走形,在胼胝体嘴部前分出穿支动脉,供应尾状核头、基底节的前内及下部、内囊下内部、前联合、胼胝体嘴部,包括内侧豆纹动脉、Heubner返动脉、胼胝体穿支;其皮质支供应嗅球及嗅束、直回、额叶腹内侧,包括眼眶支(即眶额动脉)、额支(即额极动脉)。

血管造影时,前后位可见颈内动脉分叉成为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颈动脉造影上呈“T"字形。水平的大脑前动脉是“T"字的较小的内侧臂(图2).A1段的血管造影形状不一。它内侧行向半球间裂时几乎是水平的,也可上升、下降或波浪状走形。两侧A1段可以在大小、或位置上对称,也不对称。在前后位上,大脑前动脉应位于两侧眼眶外缘连线的中点的半球间裂内。A2段发出浅的波纹是最常见的。正常波纹轻而短,甚至跨过中线也能回到中线。大脑前动脉持续跨中线为异常。

图2前交通动脉开放

A:颈内动脉末端分叉成为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在后前为颈内动脉造影上呈“T"字形;大脑前为“T"字形的较短内侧臂(长箭头),大脑中动脉为“T"字形较长的外侧臂(短箭头);B:左侧颈内动脉闭塞,通过前交通动脉(箭头)使对侧大脑前及中动脉显影。

经眶30-45度的斜位为观察A1段及其前交通动脉交界点最好的体位。(图3).在侧位上A1段显示不佳,当大脑前动脉在终板前向上走向胼胝体膝部时,A2段在侧位上则显示很清楚。侧位颈动脉造影中,A2段的变化很大。它常有一轻微的前凸弯曲,但也可有一小丘或向下的凹陷,或甚至成一锐角,有时可成钝角或直角。大脑前动脉最后形成胼缘动脉时A2段可呈“牛鼻”状。当后交通开放时,椎动脉造影可显示前循环血管(图3)。

图3后交通的开放

左侧椎动脉造影(侧位)显示后交通动脉开放使大脑前动脉显影。

A3-A5段:A3段围绕胼胝体膝部行走。当其在胼胝体上方走形时,远侧大脑前动脉在大脑镰下缘前方行走。A4-及A5段在胼胝体上方行走,由冠状裂将二者分开。本段血管分支包括胼周动脉,是大脑前动脉主干的远侧延续,在胼胝体上走行,发出眶额动脉和胼缘动脉等。根据和胼胝体的关系可分为三段:胼下段、胼前段和胼上段。胼下段从终板前方到胼胝体膝部,胼前段绕胼胝体膝呈前弧形,胼上段位于胼周池向后到压部。在血管造影的前后位上,胼周动脉位于中线,有时偏离但不超过10mm。侧位可显现胼上段,紧靠胼胝体呈直线或浪形走行。(图1)

胼周动脉供应大脑内侧面和内侧面凸面的皮质支主要有:眶额动脉,起于胼下段或与额极动脉同时从大脑前动脉主干发出,供应直回、眶回和嗅球。侧位显示其靠近蝶骨平台向前下到颅凹低,与眼动脉平行或者相互重叠。前后位显示其从前交通动脉区向下外侧走行,在直回处呈轻度弧形。但由于重叠有时难以看到。额极动脉:起于胼下段眶额动球起点的远侧,侧位向上在胼前段下方呈波纹状向前。正位片开始位于中线,然后向外呈弧形向上。胼缘动脉,是胼周动脉较大的一个分支,起于胼下段与胼前段之间:供应额上回的前内侧面及扣带回。并发出额内前、中、后动脉三个分支。侧位像上可清楚显示上述分支在大脑内侧面向外下行走,越过大脑半球凸面。在前后位上,上述动脉常与胼周动脉重叠,同时胼周及胼缘动脉很难彼此分辨。通常胼缘动脉的外形更蜿蜒,而胼周动脉的行程则较平直。

动脉的划分法有最简单、最常用的是划分为以下三段(图1):

1.Al自ICA至前交通动脉。

2.A2自前交通动脉至胼周动脉、胼缘动脉起点。

3.A3远段分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zz/8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