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

??

术者简介

徐锐

医院

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影像专业副主委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副主任委员

简要病史

一般信息:72岁女性,发现颅内动脉瘤9月,-09-08入院。

现病史:患者9医院行颅脑MRI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动脉瘤(-12-19),后就诊于我院,-1-3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示双侧颈内动脉多发动脉瘤。

既往史:无特殊病史。

查体: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阿司匹林mg+氯吡格雷75mg应用5天。

诊断:颅内动脉瘤(双侧颈内动脉)

术前检查

9月前发现双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右侧动脉瘤直径6mm左右

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最大径15mm左右

此次入院HR-MRI显示左侧动脉瘤情况

手术过程

手术拟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优先治疗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此图为3D旋转造影情况,动脉瘤最大径15mm左右,瘤宽10mm左右,远端颈内动脉直径4.2mm左右。

双侧股动脉穿刺,右侧股动脉6FENVOYDA+T-Track微导管超选至大脑中动脉M1段;左侧股动脉5FENVOY+SL-10弹簧圈微导管超选至动脉瘤内。

选用4.5*25mm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缓慢释放,支架远端位于颈内动脉末端,近端位于眼动脉段。

经弹簧圈微导管依次填入Axium10*30、9*30、9*30、7*30四枚弹簧圈,动脉瘤部分栓塞,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打开良好。

专家点评

孙成建

医院

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放射学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点评

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经历了从单纯弹簧圈栓塞,到以支架辅助栓塞为代表的血管重建,又进一步发展到了血流导向装置为代表的血流导向。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动脉瘤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在动脉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大型动脉瘤,既往的介入治疗方法,最主要的问题是复发率高。而采用血流导向装置之后,血流导向作用明显,复发率大大的降低,即使在不填塞弹簧圈或少量填塞弹簧圈的情况下,远期仍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本例后交通动脉瘤较大,采用血流导向装置,并疏松填入3枚弹簧圈后,即获得了即刻较满意的效果。不但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节约了医疗费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作为国产的第一款血流导向装置,不仅可以获得与进口产品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可选择尺寸更多,以满足不同病变需求。

整理:张照龙

审校:徐锐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bnvw.com/jbzz/8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