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动高尔夫球杆可能会引起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但极为少见,至今仅有少数几例文献报告。日本Teikyo大学Chiba医疗中心的ShokoM.Yamada博士在年03月的《ClinJSportMed》报道1例打高尔夫球引起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39岁,男性;在挥动高尔夫球杆时突发右侧颈部剧烈疼痛,并向右枕部放射,伴有头晕及呕吐。上述症状持续15分钟后消失。次日觉颈部僵硬就诊。颈部MRI检查提示,右侧小脑半球急性梗死,右侧椎动脉C2段完全闭塞。经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一个月后,复查CTA提示右侧椎动脉完全通畅,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颈椎外伤、偏头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既往脑血管疾病史、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结缔组织病、长期应用类固醇以及吸烟等。该患者并无上述危险因素,作者结合文献认为,头部的突然旋转引起椎动脉过度的牵拉和扭曲造成夹层动脉瘤。专业高尔夫球运动员从挥动球杆到送球结束,眼睛都是看着地面或球台,主要转动躯干,而颈椎的转动程度很小;打球过程中椎动脉始终保持平直、处于无明显张力状态。部分高尔夫球玩家从挥动球杆和送球过程中,眼睛随着球的轨迹而转动颈部,椎动脉会被过度地拉长及扭曲。
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特征是血管造影中可见串珠样改变。而颈部旋转牵拉所致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椎动脉特定部位的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这是因为前者为血管中膜与外膜间撕裂,血流进入间隙而呈串珠样改变;后者是内膜与中膜间撕裂,血流进入间隙造成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文献分析,颈椎过度旋转引起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比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好,可能是前者年龄较轻、无动脉粥样硬化,经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后狭窄或闭塞的椎动脉可以再通。如果患者的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伤后可能发生基底动脉供血区缺血和脑干梗死,则预后不良。
图1.A.MRI示,右侧小脑半球梗死灶(白色箭头);MRA示,右侧椎动脉完全闭塞(白色箭头);基底动脉血流来自双侧后交通动脉(红色箭头)。B.CTA示,右侧椎动脉从入颅段至双侧椎动脉会合处完全闭塞(白色箭头)。C.C1-C3段增强CT显示,C1段左椎动脉明显强化(黑色箭头),C3段右椎动脉也明显强化(红色箭头);但C1-C2段右椎动脉无强化(红色箭头)。D.经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一个月后,CTA提示右侧椎动脉完全通畅(黄色箭头)。
图2.A-a.专业高尔夫球运动员从挥动球杆到送球结束,眼睛都是看着地面或球台,主要转动躯干,而颈椎的转动程度很小;A-b.打球过程中椎动脉始终保持平直、处于无明显张力状态。B-a.部分高尔夫球玩家从挥动球杆到送球结束,眼睛随着球的轨迹而转动颈部;B-b.打球过程中椎动脉被过度地拉长及扭曲。
(本文由刘创宏编译,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