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熬夜打游戏?
要警惕脑动脉瘤!
你听说过人的脑血管会长出“气球”吗?可怕的是这个“气球”一不小心就会“爆炸”,直接威胁人的生命!前不久,泰州海陵区28岁男子小张(化名)脑袋里长出的这个“气球”就突然“爆炸”,瞬间引发脑出血,性命危在旦夕。事情发生时正是凌晨2点,而此时小张的电脑上还有一局没打完的游戏……
原来,这个脑子里的气球就是“脑动脉瘤”。
送医后,急诊CT提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判断小张的出血不同于普通的脑出血,80%是由于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紧接着进行的脑血管CTA检查结果显示,果然是由于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出血。
以往脑动脉瘤诱发的脑出血发病年龄多为40至60岁,近几年大大提前,与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医生发现小张由于遗传因素,早就患有高血压,可他药不好好吃,血压控制得很不好,再加上有抽烟、饮酒的习惯,而且喜欢玩游戏,经常熬夜甚至通宵玩游戏……所以,他虽然年纪轻轻还不到30岁,动脉瘤就被引爆了。
脑动脉瘤虽然叫“瘤”并非“肿瘤”
其实,脑动脉瘤并非肿瘤,它是供应大脑的动脉血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异常,经血流长期冲击,局部血管壁变薄,逐渐膨出而产生。从外形上看就好像动脉上长出了一个气球样的“瘤子”,因此得名“动脉瘤”。
在脑血管意外中,脑动脉血管瘤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脑动脉血管瘤指的是颅内动脉瘤,病程比较隐匿,发病非常突然。一旦发病,致死、致残率极高,因此又被称作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是最危险的脑血管病之一。
发生脑动脉瘤的原因可能是感染、使用了损伤脑血管的药物或颅脑损伤。而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也是造成脑动脉瘤的原因,诸如吸烟、酗酒、熬夜、精神紧张等。高发年龄在40~60岁,而且逐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30~50岁发病也逐渐增多,男女的患病比例为2:3。
一旦患上脑动脉瘤,患者会有哪些症状?
在动脉瘤较小且没有破裂时,几乎没有症状,较大的瘤体会产生头痛、头晕、脖子发硬、复视和眼球上后部疼痛等。一旦瘤体破裂出血,病人头痛得仿佛要“炸开”,频繁呕吐甚至出现昏迷。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脖子发硬等症状,医院就诊,避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CTA(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或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进行DSA(诊断性脑血管造影)检查。尤其是烟龄长、患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和有脑血管病史的要高度注意。
重医大附一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