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多,患者因头痛不已晕倒被送往我院急诊,检查确认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我院介入手术团队立即实施动脉瘤栓塞术,以最快速度成功挽救了其性命。
必须大大点个赞!!!
一起来看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当天凌晨两点半左右,年近七旬的季某在上卫生间时突发剧烈头痛,随后倒地人事不省。两个小时后,家人发现并将其唤醒,但她仍然称头痛十分强烈,后家人立即将其送至我院救治。到达急诊后,医生头颅CT检查发现其脑部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随后,神经外科医生赶来会诊,经进一步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其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立即手术将破裂的动脉瘤进行封堵。
“脑动脉瘤不是肿瘤,而是动脉壁的局部异常膨出,就像血管壁上吹起来一个气球,里面充满了动脉血,相当于在血管主路上开了一个‘旁门’。”会诊的神经外科医生向患者家属解释,脑动脉瘤主要出现在颅底的大动脉上,即与耳朵和眼睛近似平行、位于脑底部的一个“血管环”上。动脉瘤多藏身在血管的“岔路口”上,主要因为此处血流冲击的力度较大,血管壁容易因顶不住压力而向外隆起。
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犹如把整个脑袋泡在血水中,常引起脑血管痉挛和脑肿胀,其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而且,很容易在短期内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出血,其死亡率逐次增加,素有“深埋脑中的不定时炸弹”之称。
患者的病情刻不容缓,必须尽快实施脑动脉瘤栓塞术。随后,经过充分准备,我院介入科主任印利民手术团队为季某实施了紧急手术,进行动脉瘤栓塞手术。
手术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医生从股动脉插管,将粗细不一的铂金弹簧圈送入脑动脉瘤所在位置,犹如俄罗斯套娃一圈套一圈,将动脉瘤的内部空间占据,让动脉血回到“主路”上,起到防止血流对动脉瘤壁冲击进而破壁而出的目的。虽然季某颅内动脉瘤大小约2.8*2.6*5.2mm,不属太大的动脉瘤,但其形状呈“L”型弯曲状,客观上也增加了手术难度。
所幸,经过手术团队近70分钟的紧急救治,患者脑部出血的动脉瘤被成功栓塞,不再继续往脑部流血。这一手术很考验主刀医生功力,如经验不足或稍有疏失,手术中存在弹簧圈移位导致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术后,神经外科手术团队也为季某实施腰大池引流术,降低患者颅内压力,改善其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促进其尽快康复。
专家提醒
做完动脉瘤手术后,患者需定期复诊。平时坐飞机、过安检门没有问题,但由于患者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导致瞬间失忆(即一过性失神),因此,应尽量避免孤身一人开车、游泳、高空作业、泡温泉等,以免因无人救援而发生意外。
新闻链接
哪些人容易得动脉瘤?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 年龄、吸烟、高血压、药物滥用(特别是可卡因的使用)和大量饮酒会增加颅内动脉瘤发生的风险。此外,某些类型的动脉瘤可能发生在头部损伤、血液感染之后。另外,还有一些遗传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多囊肾病,先天性主动脉狭窄,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家族史等。
为什么年轻人得颅内动脉瘤越来越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颅内动脉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临床发现,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会得脑动脉瘤,这部分人通常有高血压、生活作息不规律、长期大量吸烟、酗酒,或有动脉瘤家族史。
另外,动脉瘤多发于冬季和春季,最近气温变化剧烈也是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一个原因,季节交替时,气温陡升,天气闷热、气压低,在这样的天气中,人的情绪波动大,脑出血高发。
颅内动脉瘤破裂可以预防吗?
专家推荐:平常偶尔会出现头晕、头疼,头脑供血不足或视力模糊等症状的人;40岁~60岁的中年人,此时血管容易硬化,血压容易出现异常;身患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老年人,在体检时也查查脑血管和颈部血管。可以早期发现动脉瘤,并进行积极的干预。
▼往期精彩回顾▼患者莫名心脏乱跳,我院射频消融术彻底消除病灶21个小饼干,21句感谢语,一则感人的救命故事3天4台5次“拆弹”,我院“拆弹专家”真牛常态化健康扶贫,我院助力这个家庭越来越好心脏多支血管狭窄,我院专家团队搭3个“桥”解决患者心脏总莫名乱跳,看我院医生妙手使其“心安”开通空中救命通道,我院远程会诊贵南危重患者患者半身几乎散架,这个中心关键时刻大显身手神操作!多科室医生联手移植背部皮瓣封堵胃洞我院病案室已搬迁,办理相关事宜敬请留意哦!作者:党办张伦编辑:张伦 封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