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患者张某,女,7岁,体重70kg,因“停经17周,突发头痛呕吐伴意识障碍9小时”入院,急诊头颅CTA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直径mm。查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HRbpm。BP17/88mmHg,体温7.0℃,患者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mm,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12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HH)级。胎儿:胎心监测正常,胎儿发育符合孕17周。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有丙肝病史,无过敏史及家族史。
头部Ct及CTA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本例妊娠合并已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明确,文献报道孕妇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为5/10万,已破裂动脉瘤再出血发生率高达0%,再出血死亡率达70%,颅内动脉瘤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威胁患者及胎儿的生命,因此本例患者病情极高危。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务部紧急组织神经外科,麻醉科,ICU,产科,心内科等科室主任进行MDT会诊,制定应急预案。希望既能挽救患者生命,又能将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降低。动脉瘤治疗有介入栓塞及开颅夹闭两种方式,但介入辐射大,需要放支架,填塞弹簧圈,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增加妊娠,产子风险。专家们反复讨论后,最终决定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产科、麻醉科制定术中及术后用药,尽量确保用药安全。综合考虑后,拟于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医务部立即成立了以神经外科为首的手术团队,为这位特殊的病人制定手术计划,由神经外科主任屈洪涛教授、副主任李创华主任医师及血管组组长曾志青主任医师共同协作手术,麻醉科胡啸玲主任指导麻醉。
手术开始
显微镜下操作
三位专家认真操作,由于患者处于孕期,心血管系统负荷改变,且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颅内压非常高,一般手术中难度并不高的释放脑脊液都变得异常艰难,直接分离侧裂释放脑脊液很困难,关键时刻,屈洪涛教授在显微镜下凭着丰富的手术经验抬起额叶,快速到达视交叉池,挑开蛛网膜释放出血性脑脊液,很快颅内压降下来了,立刻分离侧裂,找到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瘤,娴熟的分离出周边血管及动脉瘤颈,夹闭动脉瘤。看着颅内动脉瘤这科不定时炸弹终于解除,大家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了下来。术后CT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
术后患者入住ICU病房继续治疗,无感染,出血,脑梗等并发症。目前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胎儿胎心搏动良好。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死亡率达50%左右,动脉瘤出血后手术治疗的风险很大。颅内动脉瘤的确诊需要完善头颈部CTA检查或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其治疗方式有开颅夹闭及介入栓塞,目前介入栓塞手术治疗比传统开颅手术更受欢迎,特别是出血早期及老弱患者,介入治疗皆因其创伤小、入路简单而相对开颅手术有其较大的优越性。目前我科已熟练掌握各种血管内治疗技术,患者能在发病6小时内完成脑血管造影,多数24小时内能完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目前已完成各类神经介入手术余例,年完成神经介入诊断及治疗手术余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